近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人民法院审判庭内暖意融融,一起由社旗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支持起诉的涉及农民工工资的劳务合同纠纷案,在兴隆法庭的倾力调解下尘埃落定,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为农民工群体追“薪”之路点亮了一盏温暖的司法明灯。
调解现场
2022年,丁某跟随李某在社旗某小区务工,从事铺垫下水管道、砌阴井等外网工程的泥瓦工工作,后经丁某核算,李某尚欠2万余元劳务工资未支付。多次协商无果后,丁某因法律知识缺乏、诉讼能力较弱,向社旗县人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社旗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职,认为案件涉及农民工基本生存权益,依法作出支持起诉决定,向社旗法院递交了支持起诉书意见书,助力劳动者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立案后,承办法官吴志浩仔细审阅卷宗,梳理案件争议焦点,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若简单一判了之,可能面临后续执行难题,无法及时兑现农民工“纸上权益”。为此,吴志浩决定以调解为优先方向,力求实质性化解纠纷。
庭审中,承办法官吴志浩并未机械推进程序,而是将法庭转化为充分沟通、寻求解决方案的平台。他一方面向被告从法理情三方面分析利害:农民工兄弟的每一分工资,都凝结着辛苦汗水,是维系家庭生计的血汗钱,保障合法权益是法律责任,也是良心底线,引导李某换位思考,并向其释明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仅是民事违约,更违反国家三令五申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刚性政策,明确拖欠工资需承担的民事责任及信用惩戒风险;另一方面,法官耐心倾听丁某诉求,安抚情绪,让其逐渐放下对立情绪,引导双方明确劳务工资具体数额,并就李某实际经济状况协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与主持下,双方互相体谅,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承诺三个月内付清全部劳务工资,为确保协议效力,法院当庭出具调解书予以确认,至此,该案顺利调解。
此案的成功调解,不仅是社旗法院、检察院联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生动实践,更体现了司法机关化解矛盾、服务民生的温度与担当,以高效、柔性的司法智慧,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加速兑现。(吕纪春 焦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