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公安工作中,巡逻防控并非总是与惊心动魄的抓捕和调解纠纷直接相关,更多时候,它体现在对城市脉络的细致梳理和对细微隐患的敏锐察觉上。正是这种“于细微处见真章”的尽责与担当,构筑起了城市安全最基础也是最坚实的防线。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公安局循礼派出所的巡逻民警就用一次迅速而有效的处置,生动诠释了巡逻工作的深刻内涵与为民服务的初心。
一、敏锐洞察,巡逻中发现潜在险情
事发当日,循礼派出所巡逻车民警朱向雷与辅警崔宪实正如往常一样,驾驶警车执行着辖区内的巡逻任务。巡逻工作是公安机关驾驭动态社会治安环境的重要手段,其核心目的就在于提高见警率、管事率,通过不间断的移动巡查,主动发现、干预和消除各类安全风险。当巡逻至葵花药业门前路段时,民警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一处异常:一个下水道井盖因不堪重负被过往车辆轧坏,碎裂的井盖残片散落一旁,露出了深约一米的井口,内部管线错综复杂。该路段车流、人流量较大,尤其在夜间或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这个敞开的“黑洞”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极有可能导致车辆颠簸受损、行人失足跌落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发现这一情况后,民警朱向雷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将巡逻车停靠在安全区域,开启警灯以提醒后方车辆注意避让,并与辅警崔宪实迅速下车上前查看具体情况。
二、果断处置,迅速行动消除安全隐患
面对眼前的安全隐患,民警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首先,两人分工协作,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将破损的井盖进行初步复位。他们合力将尚未完全碎裂的较大块井盖板挪回原位,暂时遮盖住大部分井口,阻止险情进一步扩大。然而,他们深知,简单的覆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碎裂的井盖无法承重,且随时可能再次移位。于是,民警朱向雷立即将现场情况通过对讲机向指挥中心进行了汇报,并联系相关市政责任部门,告知其具体情况及确切位置,敦促其尽快派员进行彻底维修和更换。在等待专业人员到来的间隙,两位巡逻人员并未简单等候,而是进一步履行其管事职责。他们从巡逻车上取出随车携带的反光锥桶,精心设置在井盖周围,构成了一个缓冲隔离区域。同时,在反光锥桶上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识,利用警车爆闪灯持续警示,并主动指挥疏导途经此处的行人与车辆,确保大家都能提前注意到危险并安全绕行。
三、深化职能,巡逻防控中彰显为民情怀
此次成功处置井盖隐患事件,虽非轰轰烈烈,却是五常市公安局日常巡逻工作的一个缩影。它充分证明了,现代巡逻工作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巡”和“逻”,其内涵延伸至了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先期处置、联动协调等多个层面。巡逻民警不仅是街面犯罪的打击者,更是公共安全的守护者、便民服务的提供者。他们用脚步丈量辖区,用责任心审视每一个角落,将可能危及群众安全的细微之处一一排查出来。这种“民生无小事”的工作理念,正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它把警务工作做到了百姓身边,做到了群众心坎上,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朱向雷和崔宪实同志的行动,体现了基层巡逻民警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的处置能力,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井口,更是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盼。
小井盖关乎大民生。五常市公安局将持续深化巡逻勤务机制改革,优化巡逻路线,强化巡逻民警的责任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培训,要求每一位巡逻警力都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安全漏洞,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细致入微的工作,真正让巡逻防控成为守护城市安全、保障百姓安宁的“流动哨”和“平安盾”,为营造更加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公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