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辉和徒弟马文龙在辖区开展巡逻工作
2022年夏天,一名新民警黄禹霖加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大有派出所,座位的斜对面有个满头白发的胖老头。面容谈不上慈祥,可笑起来却很有带动性,满嘴的俏皮话,让原本严肃的办公室氛围中多了几分活泼。在所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新民警发现所里的好几个年轻人都叫他师傅,其他人也一口一个“贾叔”叫着。于是新民警黄禹霖也和大家一样叫他“贾叔”。
日子久了,加上他俩都是重度“烟民”,一来二去就熟络了起来,也慢慢了解了这个胖老头的过往。
“贾叔”原名叫贾辉,1973年生人,和许多老民警一样,年轻时入伍当兵,退伍之后加入了公安队伍,他先是在机关工作,可几年下来,“贾叔”却觉得机关工作太平淡、不刺激,在他的坚持下,2010年,他来到了大有派出所。
当时他只有36岁,大家却叫他“老贾”,虽然年富力强,可对于基层公安工作却一窍不通,于是他从“零”做起,天天和民警一起跑社区、办案子,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很复杂,警力和办公环境也远不如现在。可就是面对诸多困难,“老贾”没有丝毫退缩,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就荣获多个荣誉称号。2012年,“老贾”管理的辖区全年无案件发生,一年内抓获13名逃犯、刑事拘留了50余人,因工作业绩突出,荣立了个人三等功。可以说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就迅速成长为了所里的业务尖兵。
贾辉正在教授徒弟黄禹霖业务工作
也许是新民警黄禹霖刚来派出所时面对工作的吃力让他记忆犹新,也许是自己淋过雨总想为他人撑把伞,也许是看着年轻的新警们自己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他成为了当时新警黄禹霖的“师傅”。为了让徒弟黄禹霖快速熟悉辖区,“贾叔”自掏腰包,带着“徒弟”吃遍了辖区内的各个小吃店,借此熟悉辖区的街路以及建筑布局,还一边吃饭一边给他讲如何通过细节了解这些吃饭人的身份信息,以及辖区流动人员的聚集规律。现在的黄禹霖已经成为靖宇派出所的副所长,“师傅”教他的那些“招数”依旧在发挥着作用。
贾辉教授徒弟肖建华警务系统的使用方式
徒弟肖建华的家在齐齐哈尔,因为工作原因没法回家,繁重的工作压力没能压垮他,可因想家的他却红了眼眶,“师傅”知道后啥也没说,领着这个一米九的“徒弟”回了家,在“师傅”家里他吃到了饺子、换上了红袜子,还收到了压岁钱。现在的肖建华成为了分局刑侦大队现行中队副中队长,虽然还会想家,可他总是惦记师傅的老寒腿是不是还总犯,师傅每天是不是还没完没了的抽烟。
贾辉教授徒弟冷汪洋接处警工作
为了让徒弟冷汪洋早点结婚,“贾叔”天天跟在他的后面,只要到了下班点,就催他赶紧去陪女朋友,还教育他说:“工作哪有个头啊,赶紧回家,结了婚再说!”而他则默默地接过“徒弟”案卷,带着老花镜在电脑前不停地敲打着。当徒弟带着媳妇向他敬酒时,一向坚强的他激动得老泪纵横。
贾辉和徒弟林天宇开展巡逻工作
还有马文龙、林天宇等等,“贾叔”带出来的徒弟已经不下十余人,而代价就是只要徒弟值正班,他就要晚下班、早上班,因为他怕“徒弟”有困难时他不在身边。每当“徒弟”做完案卷,他总是默默地一页页检查,生怕出现纰漏。他的手机从来没关过机,就连在洗澡的时候都用个塑料袋把手机带在身边,用他的话说:“这帮小孩儿太年轻,真要出事了,找不到我可咋整?”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贾”真的被大家叫成了“老贾”了,头发基本全白了,原本健硕的脚步也因为腿疾的折磨而变得蹒跚。可他依旧保持着当年的状态,依旧执着于为所里带新人。当我问他为啥要这么做,能有啥回报时,他却笑着说:“人那不能总想着自己,人家初来乍到,老同志就得有老同志的觉悟。叫你一声师傅,你就得对人家负责。”
贾辉教授徒弟姜辰业务
2025年“老贾”又收“徒弟”了,还是一个“女徒弟”,他当“师傅”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的故事却不是个例,在道外分局的队伍里还有许多的“老贾”,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依旧坚守着“师徒”的传承,传道、受业、解惑,为新人铺路、为后辈打伞,为从警的初心坚守,为心中的信念前行,为公安事业的延续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