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周末还能办业务,也没想到民警连我们新员工的劳动合同都帮着把关!”企业员工对民警的服务赞不绝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始终把企业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从反诈宣传到矛盾调解,从经济护航到服务升级,用暖心措施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岗位上的“反诈课堂”:让骗局在眼前“现原形”
“张会计,你看老板的微信头像,是不是比真老板还像?其实是AI换脸!”香坊分局的民警正用手机给企业员工演示新型诈骗手法,在场的财务人员都屏住了呼吸。
针对企业不同岗位,民警准备了定制版反诈课。给财务人员讲“冒充老板转账”的套路,播放真实案例视频;给一线员工说“刷单返利”的陷阱,搞被骗情景模拟;给新员工上“入职防骗第一课”,面对面教学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从解析AI换脸到揭穿虚假合同,民警们用“接地气”的语言把骗术讲透,让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理念变成企业员工的“条件反射”,今年以来帮助企业的“钱袋子”守住了上百万元。
厂区里的“调解茶馆”:让矛盾在萌芽“化无形”
“多亏民警来调解,不然这工伤赔偿的事,说不定就闹到停工了。”遇到劳务纠纷的企业老板连连道谢。
企业发展难免有摩擦,平房分局的民警们当起了“和事佬”。他们进车间、蹲班组,通过微信群、意见箱收集线索,小到员工口角,大到合同争议,都主动上前搭把手。简单纠纷,当场找双方唠明白;复杂矛盾,联合工会、法务一起想办法。“民警不光帮我们解决问题,还教我们怎么写合同、立规矩,这才是真帮实扶。”
通过“警企联调”机制,民警们把矛盾化解在厂区里、解决在萌芽时,让企业能集中精力搞生产、谋发展。
账本上的“预警雷达”:让风险在露头“被掐灭”
“这批成品油的进货票据,供货方资质得再核实一遍。”双城分局民警正和会计一起核对台账,提醒他们警惕“黑油”“黑气”流入。
经济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民警们聚焦企业购销、财务等关键环节,当起了经济安全员。他们查台账、看票据,教企业识别阴阳合同、虚假发票,提醒需要加强内部监管防范职务侵占。“以前总觉得合规经营太麻烦,现在才懂,这是给企业装‘避雷针’呢。”
从指导固定证据到畅通报案渠道,民警们用专业护航让企业在合规轨道上跑得更稳,今年以来已帮助企业规避经济风险数十起。从车间里的反诈宣讲,到会议室的矛盾调解,再到财务室的风险预警,哈尔滨市公安局用“事事有回应” 的执行力,架起了警企同心的连心桥。这座桥,连着民警的担当,连着企业的信任,更连着冰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