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她是失信被执行人,我就不给她借钱了!”8月14日,面对一名在抖音平台被失信曝光后,仍向网友借款不还的被执行人,执行干警王润泽选择下班后上门找人,让这起 “执行难” 案件迎来柳暗花明。
2024年,刘某与陈某相识于网络,后陈某多次以整形美容为由向刘某借钱,然而令刘某未曾料到的是,在其借钱给陈某时,陈某已是法院其他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
2025年3月,因陈某未按期还款,被刘某诉至桐柏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然而陈某再次拖延,甚至更换联系方式躲避刘某的债务追讨。
2025年8月7日,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面对“人间蒸发”的被执行人和情绪激动的申请人,执行干警没有按部就班地等待,而是多次利用下班时间摸排线索,一周后在被执行人住所附近“守株待兔”成功。执行干警没有当即采取强制拘传措施,而是在现场当起“法律解说员”——从拒执罪的法律红线,到限高令的生活影响,抽丝剥茧般分析利弊。见被执行人态度松动,执行干警引导各方换位思考,让被执行人明白逃避不是办法。因被执行人还有其他执行案件正在分期履行中,执行干警也劝申请人给予适当宽限。
经过一个小时拉锯谈判,最终达成履行一半案款剩余限期一次性履行完毕的方案,协议签署后,首期款项迅速到位。
这场看似普通的执行背后,是执行干警用下班时间换履约时限的实践,从“坐堂办案”变“上门服务”,将“强制惩戒”与“法律讲堂”并行,执行工作就有了破局的巧劲。下一步,执行干警将密切跟踪履约进度,让纸面协议真正化作真金白银。(吕纪春 雷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