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法院在淅川县中心文化广场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治宣传活动。通过鲜活的科普教育,扎实的法治宣传,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播于市民心间,引导公众做生态环境保护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普法现场
一、以广场为课堂,普及公众身边的珍稀物种
淅川县中心文化广场是市民集中户外活动场所,广场也就作为淅川法院宣传的首选场所。生态日当天,淅川法院在中心文化广场精心布置的宣传展板形成了一道亮眼的“生态走廊”。展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在淅川县域内分布和栖息的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从翱翔天际的中华秋沙鸭、黑鹳,到密林深处栖息的猕猴、豹猫;从珍稀的红豆杉、银杏,到独特的兰科植物……生动的图片与详实的文字介绍,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细看。当这些组成淅川美丽生态家园的“珍贵邻居”首次以系统、直观的方式集中呈现在公众面前时,许多人惊讶于家乡竟拥有如此丰富的生态宝藏。
二、专业讲解+精准普法,守护意识入民心
淅川法院的干警结合展板介绍的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向群众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法院干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现场群众阐释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库区生态系统的独特价值,结合近年来审判的真实司法案例,清晰阐述了非法猎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以及破坏野生植物资源所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干警们向驻足观看的群众递上精心编印的宣传页,宣传页上保护野生动植物案例和法律规定,将成为群众的“生态保护指南”。
三、凝聚绿色共识,司法护航生态未来
通过本次生态日开展的野生动植物科学知识普及和法治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本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认知与主动保护意识。群众对“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理念普遍认同,充分感知到司法力量为守护绿水青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屏障作用。
全国生态日设立的意义,在于时刻提醒我们生态保护是关乎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淅川法院将持续立足审判职能,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同时不断拓展生态环境普法宣传的深度与广度。淅川法院将继续与全县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守护好淅川的生态环境,让淅川的美好河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万物共生,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吕纪春 尚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