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的帮助,联动多部门仅用1天时间就帮我们解决了,调解协议还能当天拿到法院的确认,我们被拖欠的工资有了盼头。”近日,在湖北省松滋市人民法院姚明华工作室,一份份民事裁定书交到了23名工人手中。
案情简介——
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某科技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23名职工工资669741元。经松滋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多次调解,企业分批支付477645元后仍欠付192096元。2025年7月15日,职工信访维权未果,案件通过松滋市综治中心分流转交至松滋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多元联动凝聚最大合力
为实质化解该起群体性欠薪纠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诉讼服务中心立即组织松滋市总工会、社保服务中心、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劳动人事仲裁院等解纷力量会商研判、制定调处方案。
由松滋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联系欠薪工人及涉案企业,细致梳理工人信息、组织劳资双方核对账务、调取工人考勤记录、固定相关证据的同时对工人信息及欠薪金额逐一梳理登记,确保事实清楚。
姚明华工作室全程跟踪指导调解员通过法院远程视频调解平台组织涉案企业和工人沟通协商,向该公司阐明恶意欠薪的法律风险,明确其作为用工主体的法律责任,督促其积极制定还款计划;面对该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的现状,引导工人理解企业经营困境,建议适当给予对方一定履行期限。最终,在兼顾双方权益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由于该公司总部在广东,姚明华工作室遂通过法院远程视频调解平台组织涉案企业和工人进行异地调解,当事人通过线上完成面对面沟通协商、签署确认调解协议并向法院发起司法确认申请的全流程,突破地域空间限制,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
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效力
为实现纠纷“一次化解”,法院同步启动“诉调对接”机制,积极引导双方对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法院对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出具裁定书,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企业若逾期未付,职工可径直申请强制执行,极大提升了调解的权威性和可预期性,彻底打消工人对协议履行的顾虑。
据悉,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是松滋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法院+N”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与司法服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高效运行的“多元联动、智慧赋能、精准施策、无缝衔接”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体现了化解涉民生纠纷中“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执行力,让劳动者真切感受到“司法速度”带来的温暖。下一步,松滋法院将继续拓展“法院+N”深度协作,不断将司法服务触角向前端延伸,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法院智慧。(姚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