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他垂首低语:“我是不是没有希望了。”而今天,陈宇(化名)将一份某211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郑重递到检察官面前。这位曾因聚众斗殴而面临法律制裁的少年,此刻眼中泪光闪烁,声音虽哽咽却透露出坚定:“检察官,我从未想过,自己也能成为父母的骄傲。”
2024年初,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受理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针对涉案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揭示了一个严峻现实:80%的涉罪少年存在显著品格缺陷——责任感匮乏、抗挫力薄弱、价值感缺失。这为检察官敲响了警钟:若不解决“为什么做人”的根本问题,便无法根治“为什么犯罪”的深层痼疾。
为解答这个问题,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彩虹花”未检工作室在最高检“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指导下,联合长春理工大学和长春益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促进中心,正式启动了“旗迹少年”涉罪未成年人正向品格培养计划。该计划以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的“三回归”为目标,通过构建涵盖行为特征分析、心理测评及社会调查的三维评估体系,建立了基于个案化评估的精准惩教适配体系。
两年间,依托“旗迹少年”正向品格培养计划,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实现了帮教对象“零再犯”,并助力十余名涉罪少年重返校园,其中四人成功考入大学。这些少年的转变,彰显了“旗迹少年”计划的显著成效,也体现了“彩虹花”未检工作室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温暖实践,更是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的丰硕成果。
画笔翩跹重绘斑斓“旗迹”
“537分!我终于能上大学了!”收到某211大学录取通知书后,被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陈宇亲口告诉检察官,“这感觉像做梦一样,证明努力真的可以改变未来。”
陈宇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因法律意识淡薄,加之青春期的迷茫,他在他人邀约下一时冲动,参与了聚众斗殴,触犯了法律。这段经历曾让他深陷困惑与自我否定。
那时的陈宇,抑郁如同浓雾将他锁在灰暗角落。检察官初次探访时,他蜷缩成一团,如同一只受伤的刺猬,对最简单的问候也保持沉默。对此,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结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干预手段,创设了“旗迹少年”涉罪帮教方案规范化标准,力求为每一位涉罪青少年提供最精细化的帮教,助力他们实现人生奇迹。
陈宇是艺术生,对画画怀有热爱。帮教工作便从他的画笔开始,渐渐画进他心底。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心理干预,陈宇发生了令人欣喜的转变。他不仅摆脱了情绪的阴霾,还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画笔下流淌出斑斓色彩,学习上也愈发自信,以乐观之姿拥抱每一个挑战。
如今,不懈努力终于浇灌出丰硕果实。陈宇凭借优异高考成绩叩开大学之门,顺利考入某211大学,真正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开启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追风者终将握住“旗迹”
“检察官阿姨,我和爸爸一起看了《追风筝的人》,我也想做追风者!”检察官回访帮教少年李杰(化名)时,这稚嫩而充满希望的声音,成为记录中的温暖一瞬。这声分享,连同另两位少年“妈妈陪着我参加了篮球赛,取得了不错名次”“妈妈天天陪我学习,成绩进步了十几名”的喜讯消息,最终凝聚成一面盛夏时节悄然送至检察院的锦旗。锦旗无声,却承载着三个家庭最深切的感激与对孩子重获新生的无限期盼。
李杰是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件的当事人,来自单身家庭的他,鲜少得到父亲陪伴。同案另两名涉罪少年也有着相似境遇,或来自离异家庭,或遭遇父亲早亡……家庭因素成为他们误入歧途的重要推手。如何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如何改善家庭教育环境?这成为避免孩子们重蹈覆辙的关键所在。
检察官积极联系家长,发现他们虽有管教之心,但方法不当,效果欠佳。为此,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听证会,反复打磨家长与律师制定的家庭教育计划,并最终创新推出检察官、警官、司法社工、律师和家长“五位一体”帮教模式,量身定制帮教方案与家庭教育提升计划,确保每个涉案少年家庭都能从亲子陪伴到行为矫正拿出切实措施并有效执行,切实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助力每位追梦少年脚踏实地,顺利融入家庭与社会。
“这才是真正的司法温度!”与会听证员们由衷赞叹。如今,三名少年不仅重返校园,更在各方关爱下重拾信心。李杰的转变,正是司法温情最生动的注脚。
暖阳遍洒重塑“旗迹”
“原来全社会都愿意帮助我,有了大家的帮助人生真的可以重新开始。”这是宋成(化名)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对检察官和司法社工说的第一句话。
清晨的微光里,宋成的手指颤抖着,又一次撕下日历的一页。那薄薄的纸片飘落,覆盖在他本该铺满书本的书桌上。被判缓刑后的日子,灰暗得没有边际,仿佛那张通往梦想的高考准考证,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再不可能拾起。
对此,检察官利用与教育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组织了一场围绕“如何让迷途的孩子安全回归”的细致讨论,双方就此达成共识。当检察官将“可以重新上学参加高考”的消息告诉宋成时,他呆滞的眼中先是闪过难以置信的微光,接着光芒迅速汇聚、滚烫,最终化作大颗泪珠滚烫地涌出。
为了让宋成深刻领悟付出的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检察官还精心策划了一场教育活动——特邀大学生志愿者讲述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并分享自身经历与体悟。那些关于在迷茫中探索、在弯路中坚持,最终凭借不懈努力改写命运的真实故事,深深触动了宋成的心灵,使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重返校园那天,他几乎是跑着踏进熟悉的校门。阳光穿透教学楼的长廊,温柔地洒在他的肩头,同时也照亮了他身后那条由检察官的关怀与社会的温暖共同铺设的希望之路。
旗在肩,路在前
每当看到帮教少年发来的成绩单,承办检察官总想起初任检察官时的誓言:“以法律之名,护万物生长”。“旗迹少年”计划仍在延伸——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正推动将“儿童权利意识”纳入地方司法裁量,因为深知:少年举旗处,即是家国未来所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