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15 09:48:21

一桩毒案牵出三十年“假面人生” 湖北省洪湖市检察院依法履职纠正错位身份

字体:

近日,湖北省洪湖市检察院在依法办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时,查实一名吸毒人员冒用其胞兄身份生活长达数十年,甚至在此期间结婚生子。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多重问题,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在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成功推动了相关行政错误的纠正,有力维护了社会管理秩序和法律的严肃性。

冒用身份三十载

一朝涉毒终败露

被告人代某甲,因其胞兄代某乙患有先天性精神分裂症,生活无法自理,代某甲在未成年时便离家务工,为了绕开年龄的限制,找到合适工作,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冒用哥哥代某乙的身份。

这个临时的“变通”之举,竟成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骗局。凭借着哥哥的身份信息,代某甲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并结识了女子严某某。他向严某某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家庭情况,以“代某乙”的身份与她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子。五年后双方离婚,他又以“代某乙”的身份与女子卢某某恋爱同居,并育有一女。在用虚假身份生活的背后,代某甲逐渐堕落,染上毒瘾,最终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抓获,其隐藏数十年的秘密也由此浮出水面。

2024年10月,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贩毒案件时,发现其中一名吸毒人员“代某乙”的登记照片与本人相貌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疑点引起了办案民警的高度警觉。经深挖彻查,最终揭开了代某甲冒用其兄长身份的全部事实。经核实,真正的代某乙因身患疾病,一直由其大伯在家乡照料,活动轨迹清晰,从未外出。至此,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身份骗局因毒品案件而败露。

延伸监督纠错漏

依法履职促治理

2025年2月28日,该案移送洪湖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在审查卷宗时,发现案件背后隐藏的身份冒用、骗取婚姻登记等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为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检察机关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延伸措施。针对代某甲利用虚假身份骗取婚姻登记的违法事实,检察机关主动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并深入释法说理,推动其依法启动婚姻登记的纠错程序。同时协调公安机关为代某甲、代某乙二人办理了正确的户籍手续,让错位的身份信息回归本位。

此外,就案件暴露出的户籍信息审核及特殊人群动态管控等方面的漏洞,检察机关及时向公安机关制发了检察建议,建议加强身份信息核验,完善对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日常管理机制,通过常态化自查自纠及时堵塞管理漏洞。

法网恢恢 莫存侥幸

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是个人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民生服务的重要凭证。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冒用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不仅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更会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

毒品是深渊,任何涉毒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本案中,代某甲用谎言构筑的“假面人生”最终因涉毒而终结,再次警示我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犯罪分子如何伪装,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检察机关将始终对毒品犯罪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人民安居乐业。(刘梦琪)


【责任编辑 -马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