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15 07:58:27

安徽六安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多元共治新格局

字体:

“3年纠纷一朝化解,解开了心结更感受到了效率。司法确认让调解协议有了法律保障,实实在在解了老百姓的难题。”近日,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综治中心调解室,手持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章某如释重负。这场3年前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历经多次协商未果,通过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仅用半天就成功化解。这正是该区综治中心“前端调解+后端确权”闭环实践和高效化解纠纷的生动写照。

多中心合一 让群众“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走进裕安区综治中心,综合协调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群众接待大厅等功能区域划分清晰,这里融合了信访接待、诉讼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多项功能,真正实现了“多中心合一”。

中心创新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灵活入驻”模式,法院、信访等13家单位常驻,农业农村等部门轮驻,其他区直部门随叫随驻,调解组织、心理咨询师、律师等灵活入驻。群众来到中心,就能找到对应的办事窗口,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全流程闭环 让诉调裁审无缝衔接

6月30日,聂某到综治中心大厅导引台,反映自己2024年在陈某承接的工程项目里做消防工程,陈某欠其劳务费12620元,多次找陈某协商都没结果。7月10日,综治中心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经调解员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双方对劳务费数额、支付方式和期限、违约责任等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并申请办理了司法确认。7月11日,经裕安区人民法院审查下达了民事裁定书。当事人聂某表示:“为了这笔劳务款,我心里特别着急。区综治中心很快就帮我们调解处置到位,并且法院第二天就下达了裁定书,效率非常高。实实在在为我们老百姓解决了难题。”

“一窗受理、一单通达、限时办结”,这是裕安区综治中心提升调处实效的关键机制。中心实行“一站式受理”,导引台全量登记群众诉求,生成专属“一案一码”,落实首问负责、分流指派等制度,实现“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实现“进度可查、责任可溯、结果可看”的闭环管理,形成了“诉调裁审无缝衔接”的法治服务体系。

中心定期分析矛盾风险,对重大事项制发预警函并牵头化解,对调解不成的纠纷,依法引导进入仲裁、诉讼等程序,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运行以来,中心累计接待群众400余批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48起,提供法律援助71次。

多元化调解 让矛盾化解增添温情

6月23日,鲍某到裕安区综治中心,反映其丈夫王某于2024年11月到某职业学校报名电工资格培训并缴费2500元。王某多次催促学校一方,希望能尽快参加考试,直至近期学校才通知王某于6月26日自行前往上海市参加考试,考虑到路途遥远且只有王某一人前往等原因,王某放弃了考试,希望学校能退部分费用,多次沟通但对方拒绝退费。裕安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现场电话联系了职业学校工作人员,和对方进行沟通,学校表示理解王某放弃考试的想法。后学校主动联系了鲍某,并就退款金额达成一致意见,现场将费用退回到鲍某微信账户。鲍某表示:“因为马上就到考试时间了,而且联系了对方一直不愿意退费,自己一直很焦虑,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综治中心反映一下,没想到不到半小时就退费到位。”

裕安区综治中心积极整合各方力量,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多元调解方式,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六安市爱心妈妈公益协会精选4名心理咨询师入驻中心,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让矛盾纠纷在化解过程中更添一份温情。

从物业纠纷到劳动争议,从法律咨询到心理疏导,裕安区综治中心用“精准分流、多元共治”的鲜活实践,真正做到了把群众当家人,把诉求当家事,让“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以构建裕安多元共治新格局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孙国庆 王清)

【责任编辑 -朱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