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14 12:35:30

湖北省公安县检察院:“孱潺轻舟” 渡你驶过万重山

字体:

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检察院秉持“崇法尚纪 致公守廉”院训,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理念,致力于打造“孱潺轻舟”未检工作品牌,团队勠力同心、奋发进取,用司法的温度与刚性,为孩子们筑起一道道坚实的保护屏障。2024年,“孱潺轻舟”未检工作室获评“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

为受伤的孩子擎一把守护伞

父母在外务工,留守在家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未成年人长期被邻居侵犯。虽然被告人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然而给孩子造成的阴影无法估量。公安县检察院联合县妇联,邀请心理咨询师为未成年被害人开展专业心理疏导,尽最大努力抚慰创伤。同时与被害人父母进行交流,指导其有效履行监护职责,确保孩子后续健康成长。

法律重拳护童真,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三年来,“孱潺轻舟”未检团队共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1件80人,追加漏罪4人,纠正违法33件次,严格做到不枉不纵,办理了系列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取证难的问题,为有力打击此类犯罪,减少反复取证给未成年人带来二次伤害,公安县检察院牵头与县公安局、县法院联合出台《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指引(试行)》,不断提高办案质效。

探索未成年被害人高质量综合保护,与县司法局共同开通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综合落实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举措,提供法律援助59件次,开展心理疏导18人次,协调转学安置6人,为多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3万元。

为迷途的孩子点一盏护航灯

“他10岁时,父母分居,母亲从此杳无音讯,初中时父亲再婚。母爱的缺失,重组家庭的不适应,导致他只能与7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初中辍学后便四处流浪、偷盗度日……”检察官发现小覃(化名)在语言组织及行为能力上稍有欠缺,对其家庭深入走访调查后,才揭开他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

“每个迷途的孩子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是作为未检人的深刻体会,也愈发理解‘教育、感化、挽救’六个字的份量。”公安县检察院未检工作负责人表示,对待涉罪未成年人,惩防并举最大限度挽救,既要依法惩治,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法治威严,促进其真心悔改,更要倾心帮教,让涉案未成年人感受法治温情,助力扬帆再启航。

在扎实的社会调查基础之上,该院设置红黄绿分类预警分级处置机制,确保帮教措施精准到位,打造“检校合作观护帮教基地”,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异地帮教考察协作机制,探索建立“不起诉+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依托公安县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检察院站),引入专家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技能培训等多维帮教,让42名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其中5名不起诉涉罪未成年人考上大学。

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遭受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公安县检察院发出27份督促监护令让“缺位”的家庭监护及时“到位”,与县妇联会签《“督促监护令”三回访工作制度》,实化跟踪回访。

为成长的孩子织一张保护网

“阿姨,这个颜色好漂亮,是饮料吗?我想喝。”

“小朋友,它不是饮料。这个东西叫作起泡胶,因为颜色艳丽可玩性高吸引我们购买,但它可能含有苯、硼砂等有毒物质,所以万万不可食用,玩耍时如误食或皮肤过敏要及时就医!”这是公安县检察院针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结合“消费者权益日”拍摄制作的短视频中的小片段。

近年来,公安县检察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做实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聚焦校园周边出行安全、“三无”文(玩)具、流动食品摊贩无证、占道经营等问题发出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9份,并针对未成年人参与有偿陪侍的社会痛点,成功办理湖北省首例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强化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开展对涉未成年人监护侵害、监护失职专项民事法律监督活动,与县妇联等7家单位会签《关于加强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协作配合的意见》,办理追索抚养费等重点领域案件6件,帮助未成年人争取学习生活费用16万元。

多元精准普法,护“未”健康成长。该院立足“抓前端、治未病”,组建法治宣讲团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居活动,创新法治宣讲形式,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讲105场次;策划制作“孱潺轻舟”线上法治小课堂,经教育部门向全县中小学推广,播放量累计4000余次;打造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与县教育局等单位会签管理机制,接待全县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基地自2024年3月启用后已迎来34批次约2000名师生参观。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更需要综合治理、系统施治。公安县检察院“孱潺轻舟”未检工作室将持续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检察保护促进司法保护、撬动“六大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曾祥由)


【责任编辑 -马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