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14 11:57:45

孕期维权路难行 吉林长春南关法院张渴法官巧解纠纷暖人心

字体:

“这两万块钱攥在手里,心里终于踏实了!”近日,孕14周的张女士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幸福人民法庭内哽咽道。这场历时一个月的劳动争议调解,不仅是一起职场维权案例,更是南关法院在南关区综治中心设立女职工维权绿色通道的生动实践。

2018 年,张女士入职某公司。入职后,公司于2019年5月才为其缴纳社保。2025年3月,公司因业务下滑,单方面宣布降薪;4月,张女士被迫离职。离职后不久,她发现自己已怀孕14周。社保断缴、工资差额、经济补偿……一连串问题让准妈妈彻夜难眠,无奈之下,她将该公司起诉至法院,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庭审现场,当事人双方一度剑拔弩张,某公司辩称,该公司因业务萎缩,招投标部门连续两年亏损近60万元,公司不得已才做出待岗降薪安排,但疫情前对员工颇为关照。免费宿舍、食堂晚餐、节日福利一样不少,对张女士更是不薄。这些年张女士从公司获得的福利和实际好处加起来有14万多,对于张女士“忘恩负义”的行为深表痛心,表示最多只同意补偿张女士15000元。

办案法官张渴了解案情后,深知解决劳动争议纠纷不能只靠冰冷的法律条文,还需兼顾人情事理。她从双方的争议焦点入手,努力寻找和平化解纠纷的突破口。为了能减轻当事人诉累、实现高效维权,张渴决定通过调解化解纠纷。

休庭后,张渴主动承担起调解的责任,积极联系双方。她一边耐心倾听公司的心声,设身处地理解企业在当下大环境中的难处,让公司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一边从法律角度向公司负责人清晰分析:“法律明确规定社保应从用工之日起缴纳,降薪更需双方协商。企业的难处值得体谅,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得保障,何况她现在还怀着孕,咱们得换位思考。”同时,张渴也多次安抚张女士,让她放下顾虑,安心养胎,承诺法院会给出公正的处理结果。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张渴三次组织调解,五次电话沟通,还有无数次的微信联系。她始终坚持摆法律条文,让双方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又讲人情事理,引导双方互相理解。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的心结被成功解开,达成了调解协议。

8月7日,某公司代理人将2万元补偿款交至张女士手中,并对张渴说道:“法官同志,您这一个多月的调解我们都看在眼里,既讲法理又顾人情,我们心服口服!”

南关法院驻综治中心立案窗口设立的女职工维权绿色通道,实行快速立案、专人办结,用耐心调解和高效司法守护女性权益。今后,南关法院将进一步联动妇联、社区等多方力量,让遭遇权益受损的女性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全方位的法律支持与帮扶,让司法温度一路护航。(山石 丛群)


【责任编辑 -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