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循循善诱的释法明理,每一次情理兼顾的耐心调解,都是架设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的珍贵契机。近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执行案件,成为纾解群众急难愁盼、传递司法温度的生动注脚。
申请人刘某,一位远在广州跟随女儿生活的老人,为几千元的执行款项焦急万分。案件受理后,从刘某言语间流露的无奈与对千里奔波成本的忧虑,承办人意识到这看似标的不大的案件,于她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心头事”。面对空间阻隔带来的不便,执行干警主动破题,通过添加微信,跨越千里为当事人搭建起一条便捷高效的“指尖桥梁”。
沟通交流截图
执行过程并非坦途。该案被执行人涉及多案,清偿能力受限,暂时无力一次性履行还款义务。面对这个困境,执行干警始终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坚定信念,反复奔走于双方当事人之间释法明理,耐心向刘某解释执行的客观难度,争取理解,同时向被执行人阐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晓以利害。最终,这份执着与真诚促成了双方的理解与让步,案件以执行和解方式圆满执结,当刘某得知款项落实的消息,那份跨越电话线传来的释然与感激,正是对司法为民成效最真切的回响。
司法有温度,服务显情怀。本案中,执行干警依托信息化手段和主动服务意识,实现了当事人“一次未跑”,便将这起横跨千里的纠纷圆满化解。下一步,镇平县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为民宗旨,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吕纪春 魏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