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13 16:58:35

河南省栾川县耕莘街道实施“五级联系三层分包”机制 夯实基层高效能治理根基

字体:

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是河南省委确定的一项长期目标任务,也是提升民生福祉夯实基层基础的关键之举。2025年以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耕莘街道围绕“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大政方针,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前期工作,为全面推进高效能治理筑牢坚实框架,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治理体系。耕莘街道下辖8个社区、63个居民组,服务群众11.8万人,共划分城市社区网格66个。在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中,耕莘街道积极探索实施“五级联系三层分包”治理体系,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全域覆盖的基层治理模式。一是梳理辖区党员力量,在龙山花园、山城半山等4个小区新成立小区党支部,向14个小区指派党建指导员,发动党员中心户,把红色堡垒建立在群众身边,搭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纵向联系;二是按照县“百千万”行动要求,实施“街道班子成员分包社区、机关同志分包网格和党员分包联户”三层分包,由1100余名党员直接联系1.4万户群众,时时走到群众身边,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贴心服务员”,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余件。三是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梳理辖区内非公企业党员情况,按照行业和就近原则,指导15家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6个,向35家无党员企业下派党建指导员20名,由班子成员分包联系,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夯实基层红色堡垒。同时,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建强工作专班,凝聚合力,明确任务清单,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形成“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的新格局,为基层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优化网格设置,提升服务能力。一是科学划分网格。按照“因地制宜、组块结合(居民组与地域块)”的原则,由原来的45个网格,重新调整为66个网格,缩小治理单元,提升网格精细化服务能力。二是充实网格力量。探索推进“2+3+3+N”模式,“2”即社区“两委”兼任网格长统筹工作,街道分包网格干部沟通联系;“3”即三位专职网格员,由县派网格员、网格内居民组干部、小区业委会主任等担任;“3”即三类兼职网格员,由“五老”群体、党员代表、小区业委会负责人、快递小哥等担任;“N”是依托社区邻里中心成立了多支“三自组织”,组织开展矛盾化解、集体经济管理、文体活动、义诊、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把网格力量从2人,充实到8人+N支“三自组织”,使网格力量更强,服务更丰富。三是规范队伍管理。重新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制定例会管理和业务培训制度,周部署、月总结、季考核,提高网格员队伍服务能力;明确网格工作正负清单5类、24条,对网格工作人员定制定责,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治理体系。

打造智慧平台,赋能网格治理。充分征集社区干部、网格员、居民使用意见,与河南安洛云信息科技公司对接,优化、升级“耕莘管家”数据平台,完善基础数据21万条,打造居民信息大数据库,实现辖区民情一网通查,为基层治理装上“数字引擎”。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居民端小程序中增加民呼我应、便民服务、网上办事等功能,实现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可以实现诉求一键上报、便民一键呼叫、办事一键预约等功能,由平台自动派单、限时办结,使居民需求闭环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社区治理数字化,便民化。

实施一区一策,推进物业全覆盖。指导31个新建小区引进正规物业公司,安装智慧安防系统,实现小区门禁、监控等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打造智能化、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提升小区安全系数,提高居民幸福感;指导50余个老旧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小区党小组,采取“先整治后管理”策略,申请资金对小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增加绿化、体育器材等,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在此基础上由业委会与物业企业协同制定普惠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实现辖区物业全覆盖,惠及住户1100余户,居民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下一步,耕莘街道将以阶段工作成果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治理创新,打通多元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建立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平台信息共享;进一步强化基层队伍建设,为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注入新鲜血液,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建设“美丽耕莘、宜居耕莘、共富耕莘、幸福耕莘”贡献更大力量。(陈喜民 望统夏 陈进锋)

【责任编辑 -赵小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