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列屿镇综治中心作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紧扣群众急难愁盼,以“窗口速办”化解民生之忧,靠“部门联调”破解陈年积案,借“源头普法”深耕平安土壤,不仅是矛盾化解的“终点站”,更是民心守护的“暖心站”。
7月28日清晨,列屿镇村民李某手持手机匆匆走进镇综治中心,因连续收到两条不明保险扣款短信且从未办理相关业务,他满脸焦急。工作人员见状立即启动响应机制,一边安抚其情绪,一边仔细核查信息,同步联系保险客服协助处理退保事宜。
经核实,扣款系李某办理宽带时,他人操作其手机可能误办保险所致。工作人员当场结合案例普法,提醒他警惕不明链接与信息,办理业务时务必保管好个人手机,避免交由陌生人操作。事后回访确认,李某的退保费用已全额到账,他对综治中心的高效服务连连称赞:“在家门口就把问题解决了,真是太暖心了!”
目前,列屿镇综治中心科学设置综合业务、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功能窗口,配备专人接待引导,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响应。同时采用“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模式,构建“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闭环,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解决所有事”。
2025年3月7日,列屿镇成功化解一起涉核领域群体性劳资纠纷,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时间回溯至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信访人王某锋带领 242 名工人,与山东某装饰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承接该公司分包的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漳州云霄项目施工任务。工程结束后,双方因薪酬结算产生分歧,王某锋多次向县信访局、人社局等部门投诉,但因诉求金额与实际核算差距较大且关键证据不足,企业方拒绝支付,矛盾长期未能解决。
接到县信访局按“属地管理”原则交办的案件后,镇综治中心迅速依托“平安核电调解服务站”启动“一站式”受理机制,联合多部门展开专项调解。一方面,由镇司法所长带队,联合人社局、派出所工作人员到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调取工人劳务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及花名册等核心材料,全面调查取证并集中会商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推行“调解+司法”协同模式,联合县信访局、人社局、法院全程介入,通过情感疏导、政策解读化解对立情绪的同时,又以法律条文为依据明晰权利义务,增强调解方案执行力。
最终,王某锋与山东某装饰有限公司当日顺利签订《调解协议书》,这起历时三年多的复杂劳资纠纷圆满解决。
去年以来,列屿镇以综治中心提档升级为契机,创新设立平安核电调解服务站,选派综治办、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入驻,成功化解涉核矛盾纠纷142起。同时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2名法学咨询专家、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为纠纷化解提供专业指导。今年以来,中心成功调处146起,推动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良好局面。
“有纠纷别着急,先到综治中心去!”如今在列屿镇,这句话成了不少村民的共识。镇综治中心始终将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作为化解矛盾的关键,整合“综治 +”多元力量,全方位推进“有纠纷找综治”集中宣传。
线下宣传实现镇域全覆盖:镇村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手册、入户讲解、电子屏滚动播放等方式,普及综治中心职能及调解流程;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5”世界环境日等节点,联合文明办、食安办、水利站等部门开展集中普法活动,进校园为学生播撒法治种子,入市场为群众答疑解惑,上渔船将法律知识送到渔业一线。
针对核电项目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特点,镇综治中心定期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开展“送法进核电”活动,采用 “场内 + 场外”联动模式:场内开展综治宣讲、设置指引标识,场外延伸普法服务,让“有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源头减少矛盾滋生,为重大核电项目平稳运行和辖区和谐稳定筑牢法治根基。
列屿镇综治中心以多元治理举措践行基层担当,用解民忧、纾民困的实际行动,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稳固,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上种出了“幸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