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连日来,吉林省长春公安持续创新宣传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反诈宣传活动,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共同筑牢全民反诈“防护墙”。
市民参与反诈知识学习
“中奖短信别轻信,冒充客服要当心……”在长春市经开四区广场,长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反诈主题宣传集市火热开市,近千名群众沉浸式参与反诈知识学习,在互动体验中筑牢财产安全“防火墙”。
活动现场划分“反诈知识展牌区、互动游戏区、咨询服务区、案例讲解台”四大功能区。民警化身“反诈摊主”,通过情景短剧还原诈骗现场,揭秘“中奖短信诱导转账”“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引流”等常见骗局的作案流程。“原来骗子会伪造虚假的投资平台和软件!”居民王女士在案例讲解台听完虚假投资诈骗解析后,忍不住向身边的朋友分享反诈心得。
互动游戏区里,“反诈答题赢取鸡蛋”“模拟诈骗情景演绎”人气爆棚,参与者既要识别“客服退款”话术陷阱,又要在“虚假投资”对话中坚守底线,通关即可兑换雨伞、保温杯等实用奖品。“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小朋友拿着奖品,兴奋展示刚学到的反诈口诀。
民警讲解“养老诈骗”新套路
区别于传统宣传模式,本次集市以“互动体验+场景还原”为核心,让群众从“被动听”变为“主动防”。咨询服务区内,民警针对老年人群重点讲解“养老诈骗”新套路,指导年轻人识别“刷单返利”“交友诈骗”陷阱,累计解答疑问200余条。
“没想到诈骗手段这么隐蔽,以后遇到陌生链接肯定先核实!”参与活动的市民感慨道。这场“反诈集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反诈知识真正“活”起来,“用”起来。
长春市公安局九台分局龙嘉派出所紧跟“夜市经济”,在辖区地摊圈、小吃街等区域开展“近民心、接地气”的反诈宣传活动,全力打造全民反诈宣传堡垒。
民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作案手段以及防范方法。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揭露了网络贷款、网络刷单、“杀猪盘”等常见诈骗手段的作案特点和防范要点,提醒群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更不要轻易转账。
民警发放普法宣传手册
“既能玩游戏又能学反诈,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长春市公安局净月分局反诈中心联合福祉派出所、辖区街道社区医护人员及社会各界志愿者,在辖区超市门口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活动,他们把“严肃反诈”变成“趣味互动”,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筑牢“反诈防线”。
活动现场堪称“反诈乐园”,一排排反诈展板前围满了居民,净月分局反诈中心及福祉派出所民警正拿着案例手册,用“身边事”讲解“常见骗术”——“您看这个冒充客服退款的案例,就是先让您填银行卡信息,再骗验证码转账”“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健品诈骗,那些号称包治百病的产品大多是‘三无’产品”。生动的讲解配上展板上的漫画图解,让反诈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桂林派出所到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面向全体硕士研究生开展了一场以“实验台上明察秋毫,网络之中更要慧眼识真”为主题的反诈宣讲活动。
民警进行反诈宣讲
活动中,民警杨光耀系统梳理了当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高发诈骗类型,并结合研究所学生的群体特点,带来了“沉浸式”的反诈宣讲。
在介绍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时,民警深入讲解了冒充导师收费、虚假学术会议邀请、论文代写骗局等新型诈骗手段的特征与防范要点,让各位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诈骗分子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实施精准引诱的全过程。
在互动环节,民警通过模拟诈骗电话接听、可疑链接识别等情景,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识诈、反诈、防诈”的处理方法。同时,针对学生群体常见的兼职需求,他还现场讲解了辨别正规岗位与非法传销组织的“三查”口诀,让全体学生加强警惕。
现场互动
在鲜活的案例剖析与逼真的互动体验中,民警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实践指南,现场气氛热烈,广受师生好评。
下一步,长春公安将继续创新反诈宣传形式,织密反诈“防护网”,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更多力量,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让群众的“钱袋子”更加安全。(李禹 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