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08 14:44:14

浙江温州:“父债子偿”走歪路 “00后”接棒造假终落网

字体: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分局藤桥派出所成功捣毁一个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剃须刀的团伙,涉案嫌疑人悉数到案,目前案件正依法进一步侦办中。

“我真后悔,可现在实在拿不出钱……”审讯室里,嫌疑人刘某低着头,声音里满是懊悔。谁能想到,这个刚二十出头的00后小伙子,为了偿还父亲留下的四十多万罚金,竟捡起了父亲“老本行”,干起了生产销售假冒剃须刀的勾当,最终把自己也送进了法网。

微信图片_20250801113726.jpg

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刘某的父亲因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被法院判处刑罚并处40余万元罚金。那时的刘某才18岁,父亲入狱后,他不仅失去了生活经济来源,这笔沉甸甸的罚金,更像座大山一样压在他的肩上。看着家里捉襟见肘的境况,刘某心里不是滋味,总想着快点把钱还上。

微信图片_20250801113722.jpg

思来想去,他盯上了早年跟着父亲学的“手艺”——组装假冒飞利浦剃须刀。“以前跟着父亲看过、学过,原材料家里还有些剩下的,销路嘛,网上平台也方便……”一个危险的念头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很快,藤桥镇金马村一间不起眼的民房里,成了刘某的“秘密作坊”。他租下房子,把剩余的原材料一股脑搬过去,自己开始组装,一件件贴着“飞利浦”商标的假冒剃须刀就这样“新鲜出炉”。父亲则悄悄帮他联系原材料供应商,父子俩一个“台前”组装销售,一个“幕后”对接货源,配合得“天衣无缝”。

微信图片_20250801113727.jpg

靠着在闲鱼平台吆喝,这些外观仿真度颇高的假冒剃须刀很快有了销路。短短几个月,刘某就卖出了1000多个,非法获利不菲,眼看离“还清罚金”的目标越来越近,他却没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踏入更深的泥潭。

面对民警的询问,刘某坦言知道这是犯法,“可想着快点还上钱,就抱着侥幸心理试了试,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当被问及是否愿意退赃,他红着眼眶说:“我愿意退,但现在真的一分钱都没有,能不能再给我点时间?”

办案民警唏嘘不已:“为了还旧债铤而走险惹新祸,这账算得太糊涂了。”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但刘某的经历已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捷径从来都藏在法律红线外,踏过去,只会摔得更惨。(张海媛 蔡晓洁)

【责任编辑 -龚山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