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08 10:24:13

海南二中院:以调促和暖民心 定分止争解民忧

字体:

  近日,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践行“枫桥经验”,一审判团队1个月内连续调解7起不同类型的民商事纠纷案件,当事人当场履行完毕案款近7万元,生动诠释了“以调促和”不是写在纸上的目标,而是温暖群众心坎的司法答卷。

海南二中院民事审判第二庭法官马山通过互联网庭审做当事人调解工作。(柏菁 摄).jpg

  当好“定盘星”,断准纠纷根源。针对民间借贷、劳务合同、承揽合同等不同类型的案件,审判团队认真分析诉辩意见,精准捕捉争议焦点,找准当事人的矛盾根源,因案施策。在潘某与叶某承揽合同纠纷案件中,双方因大棚搭建项目承揽工作未继续履行发生争执,叶某起诉潘某要求返还预付款10万元,潘某反诉要求叶某赔偿因报建手续不齐导致无法继续施工的经济损失。主审法官围绕承揽法律规定和报建手续等问题,帮助双方正视自己的合同行为,双方态度缓和后组织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解开“千千结”,以真心换信任。为逐步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审判团队以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素养,通过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逐步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在数次背对背调解、面对面恳谈后,当事人逐渐放下争执,愿意达成和解。在蒋某与张某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中,蒋某承揽张某房屋的地板砖、墙砖铺设工作,因张某认为蒋某的施工质量不达标应当返工,因此拒付工程款,双方矛盾尖锐。主审法官经过一上午的互联网庭审调查和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并当即履行执行款1.43万元。

  搭建“暖心桥”,结民案解民忧。审结案件不是目的,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纾解困境才是目的。面对案件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审判团队坚持把“以我在诉”的意识贯穿到调解全过程,从人情世故、社会和谐、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依法平衡当事人的利益,推动多起当事人当场履行债务、案结事了。在杨某、熊某与吴某劳务合同案件中,双方因香蕉的销售产量问题对案涉香蕉园地管理费产生严重分歧。主审法官立足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结合双赢共赢的理念,最终促使双方各让一步,吴某当场履行劳务费5.5万元,放下诉讼包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香蕉园的经营管理中。(朗小团 潘冰心 柏菁)

【责任编辑 -林前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