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香坊分局文政街派出所的值班室里,总能看到这样一对身影:身着藏蓝警服的徐筝步履沉稳,身后跟着眼神里还带着些许青涩的新警周围。一个是从警十余年的“老兵”,一个是刚入警营的“新兵”,这段跨越十年警龄的师徒搭档,一稳一进,默契配合,共同守护着辖区平安。
刚到案件队时,面对复杂的案件,周围常常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他清晰记得第一次直面一场激烈纠纷,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各执一词,他站在一旁,脑中一片空白,不知所措。这时,徐筝没有急着催促,先以温和却坚定的语气安抚双方,随后巧妙地将两人引到不同房间,分头倾听、记录。他一边梳理关键点,一边低声引导身旁的徒弟:“别慌,先听清楚他们各自的说法,找到分歧的核心,再一步步梳理。”在徐筝的引导下,周围渐渐平静下来,学着徐筝的样子俯耳倾听、细致记录,最终成功抓住双方矛盾的症结,协助师傅将这场纠纷妥善化解。事后,徐筝并未止步于现场的成功,他拉着周围复盘每一个步骤,告诉他处理这类事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工作之外,徐筝的关怀更是细致入微。刚接触案件那阵子,周围常因找不到头绪而焦虑,夜里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案情,连休息都睡不安稳。这些都被徐筝看在眼里,他主动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破局”心得,耐心帮助徒弟梳理思路。最终,周围渐渐找到了工作节奏,眼里的迷茫褪去,自信一点点回到脸上。在值班后短暂的休息间隙,徐筝也常像变戏法般拿出些“慰问品”,甚至连妻子亲手做的小点心,也必定有周围的一份。这些细小琐碎的事,让周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如今,周围已能独立完成条理清晰的笔录,妥善引导求助的群众,工作愈发得心应手。翻开他的执勤记录本,也开始出现类似徐筝的标注:“师傅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老民警的坚守如磐石,新警的热忱似星火。所谓薪火相传,正是将老民警滚烫的经验,化作年轻一代脚下的基石;将无言的责任与担当,锻造成守护城市安宁最可靠的盾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