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05 15:36:11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法院:当亲情遭遇利益考验 暖心司法为脆弱心灵撑起晴空

字体:

当亲情被利益裹挟,法律的天平如何为脆弱的心灵撑起一片晴空?近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监护权纠纷案,不仅是一次公正的司法裁决,更是一场对人性与法理的深刻诠释。

小良自幼遭遇父母离异,便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后来父母相继离世,他便由外婆郭某照料。由于小良存在智力残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辖区居委会依法指定郭某为其监护人。然而,小良母亲去世后留下的百万遗产,却成了亲属争夺的焦点,而小良的监护权也随之成为众人觊觎的目标。2023年,小良的姑姑擅自将他带走,并提起监护权诉讼,西峡法院依法确认郭某对小良的监护权,判决姑姑将小良送还。后经法院强制执行,执行干警将被安置在养老院的小良带回外婆郭某身边。今年4月,小良同父异母的弟弟小佳又向法院提起诉讼,以郭某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为由,申请变更监护人。

西峡法院五里桥法庭法官张啸宇受理此案后,没有局限于冰冷的案卷材料。他首先调取了此前确定小良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报告,明确小良虽有智力缺陷,但具备基本认知能力,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随后,张啸宇带着法庭干警来到小良的外婆家,与小良亲切对话交流。他发现,尽管小良智商受限,但当被问及“想和谁一起生活”时,小良虽然言语迟缓,却用坚定的眼神望向外婆,清晰地表达了“希望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意愿。这一细节成为判决的关键——司法不仅要严守法律条文,更要倾听被监护人的真实心声。

为了排除“形式监护”的可能性,法官还针对原告小佳和被告郭某的监护能力展开了细致调查。小佳自幼父亲去世,一直和姑姑共同生活,刚成年不久,工作收入尚不稳定。虽然他与小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此前毫无来往,彼此并不熟稔,更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而郭某尽管年事已高且身患多种慢性病,却有着稳定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更重要的是,她与小良已共同生活多年,感情深厚无比。综合上述情况,法官依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原则”,驳回了小佳的诉求,并重申监护权的本质是责任担当,而非谋取利益的工具。

判决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司法的温情。法官没有机械地套用法条,而是将小良的真实意愿、郭某多年的悉心付出以及小佳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精心编织成一张坚实的守护网,为小良撑起了一片法治晴空。判决生效后,郭某和小良一同为张啸宇送上了一面写有“执法为民 一身正气”的锦旗,以此表达深深的感谢。

此案深刻揭示了监护制度在家庭变故中的关键作用。当亲情沦为谋取利益的工具时,公正司法便成为保护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亲情出现缺位时,法律必须挺身而出,用理性与温度填补人性的裂缝。(吕纪春 王冬)

【责任编辑 -胡东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