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收付款别扫陌生码,这‘馅饼’可能是‘陷阱’!”大清早的巴扎刚热闹起来,民警的声音就随着瓜果香飘开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公安局的“反诈小分队”钻进了人头攒动的巴扎、广场和商场,把防骗知识裹进烟火气,给大伙儿的“钱袋子”上了把“安全锁”。
“您进货时要是接到‘客服说订单有问题,要给您退款’的电话,可得多留个心眼!”面对商户们,民警用刚发生的案例当“教材”,把“冒充客服诈骗”的套路拆解得明明白白;碰到拎着菜篮子的大爷大妈,就用“大白话”举例子:“陌生链接别点,验证码就像家里钥匙,可不能随便给人!”
最热闹的要数互动拍照环节。“来,咱们一起举牌喊个口号:‘不听不信不转账,钱袋子才安全!’”民警笑着招呼,大叔大婶们纷纷凑过来,举着“捂紧钱袋子,谨防诈骗坑”的牌子笑开了花。快门按下,不仅定格了笑脸,更把反诈知识悄悄“植”进了大家心里。
市场入口的横幅下更成了“热门打卡点”。“防范电信诈骗,共建平安家园”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民警站在横幅旁,手里举着典型案例宣传单,你一言我一语地给围观群众“划重点”:“记住,凡是让你先转钱的,十有八九是骗子!”还不忘教大家扫码关注反诈公众号,“这里面全是‘防骗秘籍’,有空就看看!”
从巴扎摊位到商场门口,从广场到市场主干道,民警们用唠家常的方式讲案例,用互动合影的形式传知识。2000多份宣传单成了“抢手货”,100多次合影成了“移动宣传栏”,50多个咨询电话里的疑惑被一一解开。(坤杜孜阿依·艾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