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05 10:31:23

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者业务培训班成功举办

字体:

7月28日,由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者业务培训班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杨万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武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肖胜方出席开班式并致辞。开班式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庭长(诉讼服务中心主任)钱晓晨主持,400多名诉讼服务专家志愿者、律师志愿者参加。

杨万明在致辞中指出,开展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者工作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成功举措,对于提升涉诉信访工作质效、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模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法学会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通过诉讼服务专家志愿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专业的解纷服务,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

刘贵祥在致辞中指出,涉诉信访矛盾化解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各级法院主动作为,也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专家志愿者和律师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第三方身份,拉近与来访群众的距离,以无私的责任心、细致热情的服务,在最高人民法院与信访群众之间搭建了有效沟通的桥梁,助力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质效。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完善机制,畅通渠道,加强宣传,形成品牌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专家、律师、学者、人民调解员参与到诉讼服务工作中来,广泛凝聚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资源力量。

武增在致辞中指出,律师队伍是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支重要专业力量。选派优秀律师作为诉讼服务志愿者,充分发挥其在实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专业作用,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生动实践,有力彰显了律师的社会价值。司法部将加强工作指导,支持全国律协持续选派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律师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肖胜方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有利于让律师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涉诉信访工作,知悉服务对象和涉诉信访处理机制,提升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将进一步推动诉讼服务志愿工作高质量发展。

开班式宣读了《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关于增聘专家志愿者、律师志愿者的决定》,决定增聘中国法学会推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霞等183名会员为诉讼服务专家志愿者;聘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推荐的河北省律师协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北金龙律师事务所高凤龙律师等133名律师为诉讼服务律师志愿者,聘期5年,并为新聘任诉讼服务志愿者代表颁发聘书。

开班式后,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同志对志愿者如何通过开展志愿诉讼服务,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进行了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梁迎修向志愿者讲授了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有关理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MAP研究生导师、督导师张雯为志愿者传授了在诉讼服务过程中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化解矛盾纠纷;王宗玉、张建伟等10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志愿者和律师志愿者进行工作经验分享和交流。

诉讼服务志愿工作是最高人民法院协同中国法学会、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站稳人民立场,致力于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法律服务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中国法学会累计选派专家志愿者2000余人次赴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参与化解案件6700余件次;全国律协从去年以来共轮派律师志愿者值班364人次,协助化解案件1684件次,有效地协助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认同感。

【责任编辑 -王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