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8/05 09:08:17

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机场公安局:强基固本筑牢反制防线 协同创新构建防控新局

字体: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机场净空安全面临新挑战。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机场公安局在省厅机场公安局和烟台市局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保障机场安全运行、维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目标,以机制协调强基、队伍精干固本、科技赋能提质,全力推进无人机防控体系建设,圆满完成各类大型安保活动的无人机防控反制工作,为处置无人机扰航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强机制筑防线,构建协同高效防控体系

完善制度体系,织密责任网络。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划定机场净空保护区,明确将无人机“黑飞”等危害空防安全的行为列为禁止事项。建立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无人机预警反制工作机制,全力构建内外协同的联动防控体系,与机场运行部门、周边属地公安机关签订联防联控责任书,形成“发现—研判—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管理模式,确保责任到岗到人。深化协同联动,凝聚防控合力。推动成立机场无人机防控工作小组,统筹调度、实时指挥、联动处置、协同作战,形成防控合力。优化区域警务协作机制,依托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空防安全警务协作区,与周边属地公安机关建立空防安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开展情报信息交流和分析研判,整合辖区联勤联防队伍,开展净空保护宣传工作,对低速低空小目标进行摸底排查,快速联动处置违规释放升空物体或干扰航空器飞行安全等行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净空保护普法宣传50余次,发放手册8000余份。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与机场公司和驻场单位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制定无人机等升空物体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召开研判会,共享信息、交流经验、协同处置。

强队伍锻精兵,打造专业过硬防控力量

优化队伍结构,夯实人才基础。按照“专业互补、能力均衡”原则,从分局各警种精心选拔业务骨干,组建烟台机场公安“红隼突击队”,专职负责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工作。积极与驻地无人机应用公司开展警企合作,组织学习穿越机组装、调试和驾驶技术,及时掌握无人机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建立“老带新”培养机制,定期开展全警无人机实战技能专项培训,固化“理论+模拟+实操”培训模式,实现目标侦查、绕障飞行、信号干扰等关键科目的达标率100%,并组织全局60余名民辅警通过民航局安全操控理论培训考试,打造了一支层次分明、技术过硬的人才梯队。深化实战训练,提升处置能力。围绕无人机驾驶、监测、干扰等核心任务,制定涵盖理论学习、模拟演练、实战对抗的年度训练方案,定量训练时长,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开展多场景演练,模拟无人机非法闯入、黑飞扰航等突发场景,组织队伍开展跨部门联合演练,重点检验指挥调度、协同作战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技能竞赛,设置实战竞赛项目,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发队伍战斗力。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建立量化考核体系,制定考核细则,从理论考试、训练时长、实操技能、任务完成率、技术创新等5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强化表彰奖励,对在重大任务、突发事件处置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增强队伍凝聚力和荣誉感。

强装备重保障,夯实科技赋能实战基础

搭建无人机侦测系统。建设云哨无人机侦测平台,实现对机场周边内无人机电磁信号侦测预警、精准识别。在机场跑道核心区域部署红外成像无人机侦测预警雷达,实现非接触、远距离、全天候监测,并避免与传统雷达的电磁干扰风险,确保飞机导航与通信安全。依托民航局公安局无人机扰航警情系统,接收上级推送无人机扰航信息,多平台相互印证、配合,共同赋能无人机侦测预警实战。搭建无人机反制设备。配备便携式无人机反制枪、车载全向反制基站、移动反无人机平台、高速穿越机等反制设备,实现功能互补,有效拦截“低慢小”目标。探索新装备实战应用。使用3D打印技术自行设计、制作装备组件,基于现有装备进行升级改进,探索新装备实战应用场景。对装备实行“一物一档”管理,制定装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组织装备实战测试,收集使用反馈和实战效能,确保技术水平始终满足实战需求。( 王帅 赵静 孙琳)


【责任编辑 -魏守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