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强暴雨如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域内安全隐患陡然升级。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大考”,武川县公安局全体民警闻“汛”而动,化身雨中守护者,以脚为尺丈量辖区每寸土地,以值守为诺守护群众平安,用藏蓝身影在暴雨中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民生防线。
劈浊流破困局,为受困老人抢通“生命通道”
2025年7月26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拉合少村遭遇强暴雨突袭,一位老人的房屋及门洞突发坍塌。厚重淤泥阻断了进出之路,摇摇欲坠的残垣断壁更暗藏随时坍塌的风险,老人被围困其中,处境危急。
险情就是命令。危急时刻,武川县公安局第一时间统筹调度,派出所民辅警与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作为支援警力火速赶往老人家中。抵达时,现场已是一片泥泞沼泽,脚下湿滑难行,墙体松动的细微声响在雨幕中格外清晰。“快,先清出主干道!”民警一声令下,抢险队伍迅速分工:铁锹翻飞铲除淤泥,手掌翻飞搬运石块,汗水与雨水在每个人脸上交织,工具碰撞地面的“哐当”声与众人的吆喝声,在暴雨冲刷后的寂静村庄里激荡出生命的力量。
数小时高强度作业后,一条安全畅通的临时通道终于贯通。老人紧攥着民警沾满泥污的手,眼眶湿润。民警继续轻声叮嘱:“我们先帮您清出了临时通道方便进出,但隐患还没彻底消除,一定要尽快联系家人回村处理,有任何情况随时找我们。”简单的话语里,藏着对群众安危的深切牵挂。
这场救援,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沾满泥浆的双手与雷厉风行。他们用最朴素的担当,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这份担当,让暴雨中的村庄多了一份安心,更让群众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安全感.
榆树店抗断联,于绝境筑牢“防汛堡垒”
当洪涝预警的红色信号在武川县公安局哈拉合少乡榆树店亮起,有这样两道身影逆着水流、迎着风雨,成为了当地群众最坚实的依靠——他们是武川县公安局派驻到这里的两名民警。
抵达榆树店后,两位民警迅速融入当地,与乡政府工作人员、村民们同吃同住。一碗热粥、一张简易床铺,便是他们对抗连日暴雨的“补给站”。未及喘息,极端天气导致的停电、停水、断网接踵而至,榆树店瞬间成为与外界失联的孤岛。漆黑的夜晚,唯有手电筒光束在雨幕中摇曳;口渴难耐时,只能接取雨水简单过滤后饮用。
艰难面前,守护的脚步从未停歇。为摸清每一户群众的安全状况,他们蹚着过腰的洪水逐户排查:遇行动不便的老人,便俯身背起转移至安置点;见房屋出现裂缝,立刻拉起警戒线并协助加固;听孩子们因害怕哭闹,一边轻拍安抚,一边细致检查门窗牢固度。道路冲毁了,他们就和村民一起搬石块、填泥土,徒手清理淤泥杂物,在泥泞中硬生生开辟出临时通道。“再快一点,就能多转移几个人”,这句重复在嘴边的话,成为他们顶风冒雨的动力源泉。雨水浸透警服,污泥沾满裤腿,可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只要群众没事,再累都值。”在与洪水的较量中,他们不是超人,却以平凡之躯筑起了守护生命的“防汛堡垒”。在危难时刻,人民公安用坚守诠释责任,用行动温暖人心。
踏积水排隐患,为危房住户敲响“平安警钟”
“大爷,您家这房子年头久了,雨这么大可得当心,不行就先去安置点住几天!”暴雨如瓢泼般倾泻,民警的呼喊声穿透密集的雨帘,在老旧街巷里回荡。连日强降雨让辖区内的老旧房屋、危旧院落成了“高危地带”,一场与险情赛跑的危房摸排行动,在及踝积水中紧急铺开。
积水早已漫过脚踝,每一步踩下去,都要对抗泥泞的阻力。深一脚陷入坑洼,浅一脚又可能打滑,警服被雨水泡得沉甸甸,裤腿沾满泥浆,可他们的脚步从未迟疑。雨势湍急,镜片被水汽模糊,远处房屋轮廓愈发不清,他们便仰起头扯着嗓子喊,直到屋里传来回应的声音,才敢松口气往下一户走去。
遇到独居的老人,他们扶着老人仔细检查墙角的渗水痕迹、屋顶的漏雨情况,轻声细语地讲清风险;碰上觉得“没事”不愿转移的住户,他们就蹲在屋檐下,指着墙上的裂缝一点点分析:“您看这墙都潮透了,再下雨可能会出问题,安置点有热饭热水,住得踏实。”
对排查出隐患的房屋,他们拿出登记表认真记下地址、隐患类型,再贴上醒目的红色警示标识。“这标识既是提醒,也是我们的‘重点关注牌’。”一位民警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了指刚贴好的标识说。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他们在纵横巷弄间往返穿梭,敲开一扇扇门,确认一户户安全,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耐心化解担忧,坚决不让任何一个人暴露在危险中。
雨还在下,但只要这抹藏蓝的身影还在穿梭,群众心里就多一份踏实。他们并非天生勇者,只是选择在风雨里做那个为大家守护平安的人。
立险段护通行,在风雨中竖起“安全路标”
暴雨持续冲刷下,部分路段沦为了暗藏危机的“盲区”——路基塌方的黄土在雨水中摇摇欲坠,及小腿深的积水中,看不见的坑洼如“隐形陷阱”。险情出现的瞬间,民警们的身影已第一时间挺立在危险前沿,用坚守架起一道“移动安全线”。
“快,先把警戒线拉起来!”一声招呼,众人冒雨协作,红色警戒带在风雨中迅速展开,像一道醒目的警示符,将危险与过往群众隔离开来。临时值守点就设在路边,没有遮雨棚,没有暖身物,只有冰冷的雨水顺着帽檐、衣领往里灌,很快浸透了整套警服。
他们却像“定海神针”般钉在岗位上,任凭风吹雨打,身姿始终挺拔。看到有机动车试图冒险穿行,他们立刻上前示意停车,指着前方塌方处耐心劝返:“师傅,前面路段塌陷,绕旁边那条道走吧,安全第一。”遇到撑伞的行人,又快步迎上去:“这边水深有坑,我带您从旁边的台阶绕过去。”
“这里危险,请往这边走”——这句简单的话语,在雨幕中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声音裹挟着雨水的湿意,却蕴含千钧力量。过往司机摇下车窗道谢的瞬间,撑伞老人竖起大拇指点赞的刹那,都成为他们坚守的温暖动力。
雨还在下,警戒带在风中猎猎作响,而他们依然挺立在路口。对群众来说,这抹雨中的藏蓝是最可靠的“安全路标”;对县城而言,他们站立的姿态,便是最坚固的安全屏障。
风雨未歇,征程不止。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武川县公安局民警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用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用藏蓝身影告诉每一位群众:风雨再大,总有一群人为你遮风挡雨;道路再险,总有一群人为你指引平安方向。这抹在暴雨中闪耀的藏蓝,是危难时刻最动人的风景,更是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