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抓前端、治未病”、实质化解纠纷的理念贯穿于涉企矛盾纠纷全过程,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头屯河法庭联合王家沟司法所、辖区“聚心钢铁行业协会”召开专题座谈会,积极探索减轻辖区企业诉讼负担的创新路径,共绘涉企纠纷高效化解新图景。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涉企纠纷呈现类型化、专业化趋势。头屯河法庭敏锐洞察这一变化,转变“法官单打独斗”的传统思路,将目光投向扎根行业、熟悉行规、贴近企业的各类行业协会。
座谈会紧密结合近年来辖区涉企案件的典型类型,直击企业痛点、难点,积极回应企业降低解纷成本、提升效率的核心需求。充分借助“聚心钢铁行业协会”熟悉行业惯例、掌握专业技术、拥有行业权威的独特优势,实现“行业纠纷行业解”,提升调解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会议中,三方构建了“法庭+司法所+行业协会”协同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叠加,形成预防、排查、调解、确认、履行的全链条解纷闭环。同时,积极向企业普及法律风险、推广合同范本、分享典型案例,引导企业规范交易行为、强化证据意识,为涉企纠纷提供“一站式”高效解决通道,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
这种“法庭搭台、协会唱戏、企业受益”的模式,是头屯河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今年以来,49件买卖、租赁合同等潜在纠纷消弭在萌芽状态,显著减轻了企业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有力促进了辖区内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头屯河法庭巧借行业力,奏响“枫桥经验”新乐章。下一步,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唱响司法为民、服务大局的主旋律,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激发自治”,逐步实现从“被动受案”到“主动治理”、从“末端解决”到“前端预防”的深刻转变,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富有活力的“头屯河方案”。(司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