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你们站在太阳下指挥交通太辛苦了!”7月28日中午,来自上华街道“暑期夏令营”的27名小学生顶着烈日走进浙江省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南中队,把手里攥得紧紧的冰饮递给执勤归来的民辅警。接过带着孩子气的清凉,城南中队民警朱师斌笑着带着孩子们参观了“警营”。这一幕双向奔赴的温暖,正是暑期学生交通安全宣传的生动注脚。
据悉,交警大队以孩子为纽带,将安全知识融入生活场景,用“小手拉大手”的接力,让文明交通的理念穿透学堂、街头与家庭,实现暑期涉学生交通事故“零发生”,学生群体守法率同比提升21.11%,让平安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底色。
红马甲街头劝导,筑牢青春防线
每天清晨,在市区市府广场、客运西站等10个重点路口,都会有一批特别的“红马甲”格外醒目。“阿姨,您看那边斑马线绿灯还有5秒,等一等更安全哦!”7月20日,学生志愿队队员小陈举着“文明出行”指示牌,拦住了正要闯红灯的张阿姨。“小姑娘说得对,我这急脾气得改改。”面对学生稚嫩的劝阻声,张阿姨愣了愣,笑着退回等待区。
这支由30余名学生群体组成的交通志愿队,是兰溪交警创新推出的“街头实践课”主角,更为暑期涉学生交通事故零发生筑起了“青春防线”。
他们不仅劝导着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违法载人、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还带着手绘的“安全地图”,向路人讲解货车盲区风险。“我们7月以来,劝导了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670余起。”来自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小陈说:“上次帮大爷调紧头盔带时,他说‘你们比我家娃还上心’,那一刻觉得所有汗水都值了。”
夏令营趣味授课,深植安全意识
“大货车转弯时,这个‘内轮差’就像藏起来的“陷阱”,小朋友们千万别靠近哦!”在横山社区“家门口的夏令营”里,民警正拿着玩具车演示盲区危险,来自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绘兰图”实践队队员们则在一旁播放动画短片。“我知道!小朋友太小,大货车司机是看不到我们的!”台下,11岁的小朋友豆豆举着小手抢答。
这场暑期安全课是兰溪“家门口夏令营”的缩影。交警大队联动全市乡镇街道整合乡村学堂、社区托管资源,把事故案例编成情景剧,将“一盔一带”知识融入非遗漆扇绘制,让孩子们“夏令营”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等安全知识。
如今,“家门口夏令营”已覆盖全市94个村社,覆盖学生群体4650余名,通过沉浸式教学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小手拉大手接力,守护暑期平安
“戴了头盔的西瓜是不是铁锤砸不破?说明安全头盔很重要。”7月18日上午,在上华街道上华村的文化礼堂里,交警大队通过“西瓜戴头盔”沉浸式互动活动以及播放“动画版交通事故案例”等方式面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宣传“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知识,并发动小朋友们将所学知识传递给身边人。“看演出的同时还能学到交通安全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在兰江街道大阜张村文化礼堂内,交警精彩的脱口秀演出让村民纷纷拍手叫好。当天晚上,交警大队借农村少儿才艺巡回展演活动之机带着自编的脱口秀在演出间隙开展“一盔一带行”主题交通安全宣传,面向参加活动的儿童及观众普及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倡议小朋友们当好“小小交通安全宣传员”。
“像这样的活动,暑期我们已经开展了32场了,通过面对面讲解、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切实增强学生“知危险,会避险”的交通安全意识,也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学生跟家人进行交通安全的宣传。”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郎任远说,学生安全尤为重要,兰溪交警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守护学生交通安全的工作格局,为学生创造更加安全的学习和出行环境,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期。(董剑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