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法院积极践行“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理念,坚持把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执行工作的目标导向,通过创新执行模式,着力把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做深做实做细。
一、创新执前工作机制,提升执行效率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强化立案、审判、执行部门之间的协调对接。针对具有给付内容或履行内容的民事判决、调解案件,在裁判文书后增加《强制执行风险提示》等内容,通过提前告知执行程序的方式及不履行义务的危害,积极提醒、督促当事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在调解、判后立即启动“执前监督”程序,做实督促履行,推动执行关口前移,有效提高案件自动履行率,依法强制倒逼自动履行的全面提升,将执行案件尽量化解在执前。2025年以来,促成被执行人主动履行41件,督促到位执行标的80万余元。
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凝聚执行合力
坚持党委领导,持续推进构建多个部门联动执行机制。深化“法院+公安”联动协作,公安部门在行动轨迹查询、信息查询、打击拒执、司法拘留、网上追逃、车站拦截等方面提供协助,为执行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补齐法院查人找物短板,今年以来,公安部门协助查找被执行人线索80余次,推动案件执行完毕10余件。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动协作,运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实现不动产查、解封线上办理,提升执行效率。
2025年1月3日,铅山法院干警和铅山县拘留所干警询问被执行人陈金烨,做和解工作
三、拓展多元解纷路径,激发化解活力
推动执调一体化工作,建立执行调解团队,引入特邀调解员、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在执行环节中参与执行和解工作,提供专业支持,最大程度优化执行资源配置,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将执行工作主动融入市域治理大格局,每位执行干警对接乡镇中心综治网格群,形成系统治理,同向发力,充分发挥村干部本乡本土、人地两熟的优势,使其成为执行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更加准确快速地提供被执行人居家信息、去向证明以及提供带路指引等协助工作,提高了执行查控效果,极大拓宽线索来源渠道,从而实现高效查人找物。今年以来,通过社区、村/社区查找被执行人线索80条,执行完毕12件,执行到位26万元。
2025年7月1日,铅山县人民法院干警李自力(右一)前往新余市分宜县法院就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做调解工作
四、构建跟踪回访体系,巩固化解成果
案件执结后,对于涉民生类的案件,例如抚养费、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及时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定期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全面了解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满意度,排查是否存在新的或者潜在的纠纷隐患,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对接村委会、社区,防止矛盾复发。目前已回访民生类案件28件,群众满意度较高。(丁含之 陈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