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依托毗邻丹河新城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电商+文旅”差异化发展道路,将“智慧文旅乡村e镇”化为发展新动能,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面对随之而来的治安要素复杂化、治理压力增大等挑战,高都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治安防控质效提档升级,辖区可防性案件下降,为“电商热土”与“文旅古镇”的融合发展筑牢平安屏障。
智慧赋能,科技护航“电商+文旅”业态发展
走进高都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巨型屏幕上上千路高清摄像头将全镇风貌尽收眼底。“这套系统不仅能将古镇各处商铺人流‘看得清’,还能‘喊得响’。”综合指挥室主任侯泽斌介绍,系统整合了全镇60套云广播系统,民警手机一键即可覆盖古镇景区、电商街区全域广播。
前不久,暴雨蓝色预警突至。“各位游客、商户请注意!强降水马上到,请减少外出,做好防范!”民警邱志明通过云广播系统紧急喊话。几乎同时,河道与地质灾害点监控画面已实时调取上屏。
“广播一响,心就定了!”多肉培育电商基地的李师傅笑着回忆,“大伙儿麻利收摊,让我们养的多肉植物平安躲过那场急雨。”
“地空联勤”是守护“电商+文旅”的新利器。警用无人机化身高效“天眼”,与地面警力紧密协同,不仅能及时发现古建筑安全隐患,还可以高效帮助找回走失群众。6月份,一名9岁孩童在古镇游玩时与父母走失。警用无人机紧急升空,对高都镇区进行地毯式扫描。“找到了,在西北角特色小吃店旁边!”操作员一声呼喊。地面警力闻讯而动,精准集结,很快在闹市找到孩子。“地空联勤”实现了感知、指挥、处置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了复杂环境下的应急响应和防控能力。机制启用以来,已成功处置隐患12处,救助群众3名。
典故调解,精准化解新业态下的矛盾纷争
随着古镇旅游人气攀升和电商直播业态兴起,噪音扰民、物流纠纷等新型矛盾增多。高都派出所推动治理关口前移,聚焦于早发现、巧化解,力求将矛盾吸附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高都派出所在已有的“三长会商+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构建“典故调解”体系,借助传统礼仪文化搭建和解桥梁,秉持人性本善的信念消除对立隔阂,运用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传递关怀,使古老的哲理在现代矛盾化解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民警讲的‘小故事’真是妙,让我不知不觉中气消了大半!”民宿经营者老吴感叹。此前他因扩建与邻居发生用地纠纷,双方各执一词。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当场释法,法庭庭长预判诉讼风险,村委会从邻里情切入调解的基础上,调解还是陷入了僵局,此时派出所民警巧妙抛出“六尺巷”的故事,“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各退一步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和解。
“典故调解”矛盾调解机制运行以来,高效流转百余件涉旅、涉商投诉,是民警巧妙化解矛盾的得力助手。
群力共治,共同织就乡村e镇平安网络
“刘姐,物流仓库里灭火器快到期了,记得及时换新啊!”
“张师傅,收寄快递务必核对寄件人身份信息,可别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
这样的提醒和互动,是高都镇群防群治力量的日常写照。如今,这座电商小镇的街巷里弄活跃着一支支佩戴红袖章的队伍——他们是由社区干部、商户代表、物流站点负责人等组成的垂都义警。这支群防群治力量,已成为民警排查隐患的“千里眼”、化解矛盾的“顺风耳”、服务群众的“好帮手”。
他们穿行于古街新巷,常态化巡逻值守,化身“信息前哨”,“随手拍”隐患、“即时报”线索,第一时间处置简单警情、化解初期摩擦、提供便民指引。2024年以来,垂都义警已经成为护航电商发展的重要力量,依靠这支队伍提供的关键信息,成功预防多起潜在案件,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2%。
如今,古朴的高都老街沉淀着岁月的肌理,而蓬勃生长的电商则涌动着时代的活力。高都派出所民警辅警正在利用智慧警务、精细护航为辖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守护着百姓宜居,企业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