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鲜红的锦旗上,八个金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近日,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小白山人民法庭里,韩某将这面锦旗递到执行法官手中,哽咽着重复着感谢。这面锦旗背后,藏着一个关乎两个家庭、牵动孩子前途的暖心故事。
韩某将锦旗送到法官手中
时间拉回2022年,彼时韩某与张某还是相交多年的好友。韩某因投资周转急需资金,向张某借了15万元,承诺半年后归还。可天有不测风云,投资失败让韩某无力偿还,还款日期一推再推。无奈之下,张某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经调查后发现,韩某名下仅有一套学区房,他的孩子也正面临“小升初”的关键节点。
当执行法官来到韩某的学区房时,韩某情绪激动:“房子卖了,孩子上学怎么办?我现在真拿不出钱来还账!”面对韩某的抵触,法官没有简单地采取拍卖等强制措施,而是将他带回法庭,展开了一场“刚柔并济”的对话。
“刚”的一面,法官当场送达查封裁定,清晰告知拒不履行判决将面临的法律后果,还调取了韩某近年的银行流水,让其清楚认识到自身的法律义务;“柔”的一面,法官话锋一转,聊起了孩子:“这套学区房关系着孩子上学的事,现在正是升学的关键时候,真要急着拍卖,孩子的学业怕是要受影响。”这席话,让韩某的眼圈慢慢红了。
摸清了韩某“怕影响孩子”的心理后,法官立刻与张某沟通:“韩某不是恶意逃债,能不能宽限到孩子升初中后再处置房产?这样既能保障你的债权,也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
一开始,张某顾虑很多。法官指着孩子在校获得的一张张奖状说:“这孩子成绩这么优异,如果因为债务问题影响上学,这就不只是一个案件了,更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啊。”最终,张某点头同意:韩某要在孩子毕业当年的9月前,自行出售房产还款。在此期间,法院不解除查封,但暂不进行拍卖。
今年7月,好消息传来,韩某的孩子顺利升入初中,待升学的事情尘埃落定后,韩某主动来到法庭,在法官的见证下,以市场价卖掉了房子,一次性还清了所有本息。
拿到还款的张某感慨道:“法官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守住了孩子的书桌。”韩某更是激动地说:“要是没有法官从中协调,不光账还不清,孩子上学也得受牵连,真是太感谢了!”
案件执结后,小白山人民法庭召开了庭务会,将这起案件作为典型案例,组织干警学习借鉴其中的执行思路与方法,在执行工作中不仅要有雷霆手段,更要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共情。
下一步,丰满法院将持续加力推动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刚性措施托底、柔性手段优先”的实践路径,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兼顾法理与情理,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法槌落下,案件了结,但司法的温情与力量,会一直守护着每个孩子在阳光下无忧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