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民法院第四十一期“学·思”论坛于7月28日聚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理难点展开专题研讨。民二庭联合各人民法庭通过典型案例剖析,针对此类案件标的大、周期长、社会影响广的特点进行深度交流。
论坛系统分析了2023年发改案件数据,揭示了合同效力认定构成首要争议点。针对实践中频发的资质挂靠行为,法官需主动审查资质证书及招投标文件等关键证据;面对实际施工人、总包方与发包方的复杂法律关系,应依据施工日志、付款凭证等材料精准界定责任主体。工程款结算环节特别强调司法鉴定的审慎启动原则,同时梳理出合同无效情形下的工程款计算规则、应付工程款利息的法定计算标准,以及“背靠背”条款中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本质区分等裁判要点。
建设工程案件审判既是司法职能的体现,更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关键抓手。通过公正裁判明确各方权责,可有效遏制转包、违法分包等乱象,引导市场主体诚信履约;依法规制资质造假行为,助力净化行业环境;以统一裁判尺度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本次形成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发改要点分析》已下发全院审判团队,通过建立“争议要素清单”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西峡法院下一步还将联合住建部门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从合同订立源头规范行业经营行为。 (吕纪春 李冬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