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是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如今是守护平安的人民警察,身份虽变,初心永恒。从“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他们用同样的忠诚诠释着不同的使命担当。今天,让我们通过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民辅警的故事,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军人本色和为民初心。
分局纪委 张科锋
张科锋,男,41岁,中共党员,现为洛龙分局纪委一级警长,2002年招飞入伍,2017年转业加入公安队伍,荣获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
从军营到警营,变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十余载军旅生涯,他淬炼出“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护国安邦为民”和“克己奉公守法”的过硬作风。投身公安事业后,从“军旅尖兵”到“警营新兵”,他以归零心态潜心学习,将军人本色融入警务实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他从基层干起,在案件队时加班研读法律条文、积极参与案件办理,虚心向老同志求教办案经验,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始终坚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默默守护万家灯火、一方平安。
2021年他转岗成为一名纪检督察民警,新的领域新的开始,为吃透各种纪法条文,他把训练场的拼劲搬到学习室,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规认真研学,标注多处要点;为掌握纪检线索办案技巧,他跟着有经验的同志跑遍辖区内基层派出所,参与核查线索80余条,很快从“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同事们说:“他身上总有股军人的韧劲,再难啃的‘骨头’到他手里都能理出头绪。”同时作为督察民警,能够迅速找准警务督察职责定位,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分局重点工作,开展督察检查并及时跟进督促整改落实,提升督察效果,为分局党委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支撑。
“纪检不仅要‘惩恶’,更要‘扬善’。”这是张科锋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日常纪检督察工作中,能够坚持认真核查每一起举报投诉线索,注意换位思考,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考虑事情,面对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误解,他总是耐心倾听、细致解答,化解矛盾,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从军营到警营,张科锋用忠诚诠释担当,用实干书写答卷。他常说:“军装是我的过去,警服是我的现在,守护公平正义是我一辈子的追求。”这朴素的话语,正是一名军转纪检民警最动人的初心写照。
安乐派出所 韩小洪
韩小洪,男,1973年3月出生,1992年12月参军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1995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9月退役,加入人民警察队伍,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以及为民服务的本色。
2005年9月转业到治安管理部门,一干就是5年,在这期间韩小洪同志不断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学习积累,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公安业务知识,在服务百姓方面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为百姓办好每一件小事。2010年11月,他成为了一名社区管理民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履职尽责,为辖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兢兢业业十余年。
他说这是他感到最有意义的几年,基层警务室是最贴近群众的第一阵线,也是最能历练人的地方,社区民警走村入户熟悉辖区情况,从辖区内的一家一户到社区大事小事,都放在心上,以真情换真心,及时帮助群众纾困解难,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社区工作也就能顺利开展。同时他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做到大事第一时间掌握,小事积极处理,群众的大小事解决了,辖区也就稳定了。
丰李派出所 李汉同
李汉同,男,汉族,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二级警长,现为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丰李派出所民警。
2006年11月从部队转业到公安机关工作以来,他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军人“政治合格、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能打胜仗”的精神理念。从警十九年来,他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岗位,从日常接处警到民事纠纷调解,再到治安、刑事案件办理,他不怕苦,不怕累,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效,塑造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
李汉同转业之初,深感自己在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方面与当前公安工作需要还差得远,他牢固树立“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思想理念,向单位、向别人借业务书籍读,自己花钱买法律书学,并积极向领导和老民警请教,更对信息化建设中的自动化办公、警用软件加强操作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从警以来,李汉同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多人,严惩了犯罪,保护了群众,维护了社会的安宁。
李汉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清正廉洁,胸怀坦荡。他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是一名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新时代人民警察。(郭宇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