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九小场所”消防风险隐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立足职能定位,牢固树立“防未患”的安全理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持续组织全市公安派出所开展“九小场所”消防隐患排查行动,确保隐患排查“零死角、无盲区、全覆盖”。
明确主体责任 安全链条再夯实
哈尔滨全市公安机关将压实场所主体责任作为首要环节,组织民警逐户上门,与场所负责人、管理人面对面沟通,明确告知其法定安全职责,更加细致地解读安全规范要求。
五常市公安局通过组织“九小场所”责任人签订安全承诺书、张贴安全责任告知卡等措施,强化场所自身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同时,建立起常态化的警企联系通道,确保安全信息传达迅速、问题反馈及时,推动场所由“被动受检”向“主动防范”转变,为安全管理构筑坚实的第一道屏障。
聚焦重点区域 安全隐患无死角
“这个灭火器马上就要过期了,不能麻痹大意,抓紧更换。”民警在辖区开展安全检查时说。
全市公安机关以火患警情高危高发地点为排查重点,重点检查场所内消防设施配备是否齐全有效,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消火栓是否能正常使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被货物、杂物堵塞;电气线路是否存在私拉乱接、老化等问题;是否违规住人、使用明火等情况。
检查过程中,道里分局民警向场所负责人现场讲解火灾逃生技巧、初期火灾扑救方法,并组织从业人员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民警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场所负责人限期整改,切实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拓宽宣传渠道 安全知识进万家
“群里每天都转发消防安全提示,民警可负责任了。”社区的李阿姨由衷赞叹。
在检查的同时,安全宣讲活动也同步开展。市公安局积极组织辖区派出所,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宣传形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消防宣传教育网络。通过悬挂横幅、LED屏播放视频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线上充分利用“14+N”微信群组及时转发近期全国各地发生的火灾事故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及教训启示,用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努力提升居民群众特别是“九小场所”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进一步夯实消防安全防线,有效遏制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