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29 15:04:10

土地承包起纷争 司法护航解难题——吉林永吉县法院审结一起物权保护纠纷案件

字体: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更是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近日,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人民法院岔路河法庭审结一起物权保护纠纷案件,通过严谨审理、公正判决,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案情回溯:亲戚因土地对簿公堂

小花和小山系沾亲带故的亲戚,小花的次子是小山的姐夫。2012年春天,小山称想种小花家的承包地,还说小花的次子已同意,期限两年。当时,小山拿出一份土地出租合同,让小花签字。小花视力不好,没看清合同上的门道,就被小山握着手指按了手印。

两年期满,小花找小山要回4亩承包地时,小山却拒不归还,并持续耕种数年。小花看着自己的地被别人种着,心里急得慌。她算了笔账:这些年的土地收益损失达33600元,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370元也被小山领了。小花遂诉至法院,要求小山返还2亩地、赔偿损失并归还直补款。面对起诉,小山辩称小花的水田实际只有1.6亩,且合同未到期,自己从2015年才开始种旱田、水田各1.6亩,还称与小花次子有口头协议,当时就说好直补归自己,农业税也由自己承担。就算从2012年开始种,他也给过租金,当年他借给小花的次子2.5万元,约定用利息抵承包费,只要对方还了本金,自己就还地。所以,他认为小花的诉求不合理,不同意赔偿。

131.png

法官实地走访

审理过程:实地走访 厘清细节

这起案子看似简单,实则牵扯着土地耕种的历史、合同的效力、直补款的核算等细节。承办法官王志刚深知,农村的土地纠纷,光看合同还不够,得走到地里、问到村里。于是,他多次前往小花和小山居住的村子,与村干部、老邻居交流,摸清土地的实际情况;又到镇里的综合服务中心,一笔一笔核对2012年—2024年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确认直补款的数额;并实地查看耕种现状,力求查清案件全貌。

法庭经审理查明,小山自2012年起耕种小花名下的土地。其与小花家属签的合同及口头协议无法充分证明耕种的合法性。而小花作为土地承包权利人,在其他共有人没意见的情况下,单独主张权益事实清楚,也有法律依据,理应得到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规定,法院判决:小山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赔偿小花土地收益损失24722元,返还直补款6103元;对于小花返还2亩地的请求,因证据不足,未予支持。

判决后,小山情绪激动,当场就说要上诉。王志刚没有简单地“一判了之”,他知道,亲戚间的矛盾要是没彻底解开,就算判了也可能留“后遗症”。于是,他拉着双方释法明理,讲清收益损失、直补款核算依据及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规定。听着法官把法理讲得明明白白,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小山的气慢慢消了,小花也理解了判决的考量。最终,双方放下芥蒂,自愿达成调解,这起拖了多年的纠纷,总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法官提醒:规范流转 妥善留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严格保护,亲戚间土地流转,也需走合法程序。签合同时,要写清地块、面积、期限、租金、补贴归属等关键信息,勿搞“口头约定”“糊涂账”。要是侵犯了别人的土地权益,不管关系多近,都要承担责任。大家应妥善保管土地流转合同、补贴领取凭证等关键证据,万一遇到纠纷,这些就是维护自己权益的“硬通货”。

【责任编辑 -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