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29 12:23:01

万物复“书” 向上生长——吉林双阳法院举办2025年第四期读书分享会

字体:

7月25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2025年第四期·读书分享会活动,参会干警围坐一堂,共品书香墨韵,在文字中探寻初心力量,于交流中凝聚司法智慧。

81.jpg

读书会邀请函

双阳法院政治部(督察室)四级主任科员李星宇带来了史铁生的《好运设计》,她围绕作品中对“好运”的独特思考展开分享,提到史铁生在困境中以细腻笔触剖析命运与幸福的关系,引导大家重新审视“好运”的定义。

所谓好运,从不是一路坦途的顺遂,而是在看清生活的不完美后,依然揣着对生命的热忱,脚步坚定地向前走。想成为怎样的人,就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想做怎样的事,就踏踏实实去践行;想过怎样的生活,就用心去经营。不必太执着于结果的成败,在为目标奔赴的路上,每一步行动的价值、每一段过程的体验,本身就是风景。

司法警察大队四级警长史明鑫分享了刘同的《等一切风平浪静》,她提到,刘同在书中以身边人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工作与生活的起伏中,于迷茫里找方向、在焦虑中稳心态的故事。

《等一切风平浪静》用温柔而坚韧的文字,将生活的褶皱一一抚平。书中描绘的“山山而川,不过尔尔”,那些曾以为跨不过的坎,终会在时光的沉淀中化作脚下的路。当我读到“允许一切发生,你将无所畏惧”时,忽然释然——原来真正的治愈,是学会在风雨中站稳脚跟,静待内心的黎明。

新入职法院干警闫钰开分享了余华的《活着》,他以福贵的人生轨迹为线索,解读“活着本身就是意义”的深刻内涵。尽管书中充满苦难,但福贵对生命的执着让人动容。

闫钰认为,作为法院人,站在社会矛盾的前沿,看过许多人的人生。希望福贵的故事能像冬天里的一碗热汤,让我们在守护公平正义这条并不容易的路上,内心更柔软一点,目光更温暖一点,脚步更扎实一点。 因为我们守护的,正是千千万万个努力“活着”的普通人,他们的尊严、希望和继续前行的权利。

三位分享人的分享引发了在场读者的强烈共鸣。办公室干警高源、刘晨,审管办法官助理杨曌先后结合自身工作与生活感悟进行评价交流。

高源结合《好运设计》分享体会,“史铁生在书中对‘好运’的独特诠释,让我对生活与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结果的完美,而是用心去感受过程的美好,感受当下的每一份付出与收获,或许我们就能在平凡里品出幸福的滋味,在无常中读懂生命的意义。”

刘晨谈到,“三本书其实是带我们‘向内看’,刘同教我们‘清理心里的杂草’,史铁生教我们‘欣赏路上的风景’,余华教我们‘哪怕路不好走,也别轻易停下脚’。生活未必风平浪静,好运未必能设计,但只要焦虑时能暂停、赶路时能顾伴、难过时记得‘活着值得’,就是在和自己好好相处。”

杨曌结合《等一切风平浪静》谈道:“生活总有起伏,要学会在风浪中自我疗愈。就像在工作中,既要有‘等风来’的定力——不急于求成,耐心寻找突破口;又要有‘迎风上’的敏锐——主动研判症结,用智慧破解难题。正如书中启示,真正的平静不是回避矛盾,而是在司法智慧中化解波澜。”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或联系司法工作中的成长挑战,或分享阅读带来的心态转变,让书籍的智慧与工作的实践在交流中深度融合,更让“在阅读中沉淀自我、在实践中向上生长”的理念愈发清晰。

活动最后,双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卢玉红对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讲话。他表示,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能让我们跳出工作的方寸之地,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丰富的人生;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思想的光合作用,让不同的感悟碰撞出火花,助力大家在阅读中积蓄向上生长的能量。卢玉红指出,生活中的不开心、不如意本就是常态,如同登山无法永远停留在登顶的喜悦中,人生更像唐僧西天取经,必然要经历“八十一难”。这些波折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比起最终的结果,过程中的磨砺、反思与蜕变,才是更珍贵的收获。因此,要学会及时为心灵“卸包袱”,不被过往的纠结、当下的焦虑困住脚步。希望大家能在阅读中沉淀心态,在工作中反思精进,带着轻装上阵的从容与坚守初心的坚定,把每一次纠纷调解、每一场庭审都当作践行使命的“修行”,让成长的力量融入守护公平正义的每一步,在平凡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

本次读书会在轻松而深刻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参与者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离去。未来,双阳法院将持续以读书分享会为载体,让阅读成为滋养心灵、提升能力的常态方式,推动全体干警在文字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锤炼本领,让“向上生长”的力量扎根基层司法一线,用公正与温度守护每一份期待,让法治之光在平凡岗位上愈发闪亮。

【责任编辑 -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