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一条碧波穿城而过,当地居民沿靠着这条贡水河聚居生活,白天的悠闲和夜晚的浪漫,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当墨达楼的灯火点亮,河中的龙舟荡开,土苗歌声不绝于耳,铁花四溅吸人眼球,烟火气早已灌满这座小城。
游客在哪里,无人机“警察”就飞到哪里
“嗡嗡嗡……”晚上6时许,一架无人机自珠山派出所大门飞出,向烤活鱼一条街前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里,值班民警李成静正坐在大屏幕前,仔细查看无人机实时拍摄的画面,各家门前座无虚席,好生热闹。辅警雷俊继续操作手柄,让无人机向风情街移动,途经大桥红绿灯路段,监控画面显示该路段发生拥堵,李成静立即通过对讲机,将该情况反馈给交警城区中队,副大队长向宇迅速调整路面执勤警力,到拥堵路段疏导交通。无人机飞行至文澜桥后返程,晚上7时许,第一时段巡航结束,接下来的还有晚上8时和9时的巡航。
珠山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值班民辅警正在仔细查看无人机实时拍摄画面
近年来,宣恩旅游持续火爆出圈。随着游客的不断涌入,宣恩县公安局为突破景区巡逻防控地理、时间与人力限制,更大限度发挥城区派出所、特警、交警、警犬中队、治安联防队“五警联勤”作用,通过建造无人机机库系统,打造地空一体化巡逻防控体系,范围辐射城区、彭家寨、伍家台等旅游中心区。“游客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是给游客安全游玩的最大底气。
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朱仕江介绍:“今后无人机将广泛运用于交通疏导、安全提醒、火灾巡查、现场取证等多个警务活动场景。”
守护游客“不打烊”
保障游客吃、住、行、游玩需求是景区警务的最直接追求。随着暑期旅游高峰期的到来,宣恩县组织系列夏日活动,各地游客蜂拥而至,数据显示,县城区日均游客量达3万余人次。
交通保畅成为交警最大的考验。精准指挥调度、分级分流管制、部门联勤联动,宣恩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通过动态调配警力,协调公交运力,实现精细精准管控。暑期旅游高峰期间,宣恩交警人均执勤时间长达16小时。
珠山派出所民警在向游客宣传防电诈安全知识
在烤活鱼一条街,“五警联勤”巡逻队伍会不停出现,游客品尝美食时,有着满满的安全感。7月16日晚,一名游客在吃鱼时,不慎将鱼刺卡进喉咙,在巡逻警察的帮助下,第一时间到医院取出了鱼刺。
7月20日晚,民警陈韬正在钟楼前巡逻执勤。从武汉来宣恩的张先生一行四人上前求助,称在网上未找到合适的酒店,陈韬通过县局治安管理大队,逐一电话询问辖区酒店民宿,最终帮张先生成功预定到酒店。“宣恩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张先生临走时脱口而出。
有求必应,满意百分百
游客在外地,警察就是依靠。在宣恩,游客不管是丢失证件、手机、包包,警察都做到“应找尽找”;遇到了纠纷,游客也能第一时间寻求公安机关解决。
7月21日晚上8时许,珠山派出所民警龙世波来到莲花坝一民宿,游客罗先生和民宿老板李某正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头天晚上,罗先生在民宿楼道里不慎踩滑,第二天早上右脚疼痛难忍,李某便带罗先生到县医院检查,诊断为右脚脚踝处骨折。罗先生原本计划当天离开宣恩,因此事耽误,考虑到后续治疗,便要求李某赔偿,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罗先生便报了警。
文澜桥上,游客与巡逻执勤民辅警交流
龙世波来到现场后,考虑游客在这里受了伤,耽误了行程心中难免有气,民宿老板做生意不容易,无法承担高额赔偿。“要双方都接受。”龙世波想到自己的孩子曾经因为脚部骨折,在椒园镇一个诊所内治疗好,于是便联系上该医生,医生答应晚上加班为外地游客治疗,龙世波让李某必须全程陪同。“警官,我相信你。”简单的一句话,却反映出警察的持续努力换来了今日游客的绝对信任。
当晚治疗后,罗先生的脚部已经消肿,李某免除了罗先生的第二日房费,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
为提升旅游警务专业化水平,宣恩县公安局主动创新,编制旅游警务纠纷、警情、案件、突发事件处置执法指引,打造规范化、可操作的处置标准,为旅游发展护航、为游客权益撑腰。
今年来,宣恩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妥善处置涉旅求助80余起,涉旅纠纷化解响应迅速、处置得当,满意率达100%。(高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