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一幅南北横铺的屏幕引人注目。画面中,多个视频点位交织成网,24小时滚动显示辖区概况,基于“一张图”直观展示重点部位、警力资源和地理信息等要素。
今年以来,宁安市公安局围绕“能力筑基、机制规范、联动共享、宣传普法、跟踪回访”等重点事项,对各类警情数据精细划分,逐一明确责任单位交办盯办,持续统筹推进情报指挥调度、警情案件研判、分流推送处理等核心能力建设,有效提升警情处理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应、有人办、高效办”。
“封闭市场有一男子持刀伤人,手持管制刀具,正在向南侧出口逃窜,请巡特警大队、宁安镇第四派出所及周边巡逻民警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控制抓捕。”警情发生后,接警员迅速下达指令。与此同时,另一名接警员保持与受伤人员通话,耐心安抚情绪,及时启动“一键应急”机制,迅速联系就近医院开展救治。不到10分钟,对讲机传来持刀男子被制服、带离的消息。
“我们通过模拟特定警情,还原案件应急处置流程,常态化开展实战指挥调度演练,提升接处警工作服务实战效能,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协调水平。”宁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史贵宾介绍道。
宁安市公安局紧盯实战需要,搭建紧贴110接处警指挥实战、“12345”市长热线办理、“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等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创新开展每日“岗前10分钟”业务培训制度,学习掌握“110”受理范围、非警务警情概念及分流操作流程,明确接处警基本要求、接处警程序及各类警情处置要点。
同时,针对实际接处警场景,对接警规范流程、警情分类处置原则、与报警群众的沟通技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等重要知识点进行培训。
“我一开始就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但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咱们宁安警察真给老百姓办实事。”市民徐先生说道。
6月5日,家住宁安市某小区的徐先生报警,称孩子在家准备高考,但楼下饭店每天营业至12点,食客的吵闹声严重影响孩子睡眠,多次沟通无果,请求公安机关调解。
接到报警后,情指中心立即指派辖区派出所处警,并联动“12345”市长热线,沟通城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与民警一起到达现场进行调查调解和噪音整治。最终,在多方的协调下,饭店负责人承诺立即整治,群众诉求现场得以解决。
从“独自撑槁”到“众人划桨”,从“单兵作战”到“多元联动”,宁安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与“12345”市长热线建立常态化联动协作机制,形成警务类与非警务类报警一键转办清单,推动警情科学分流、精准处置,全面打通群众诉求信息壁垒。
对于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以及公民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态等非警务求助警情,接警员在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即通过“三方通话”将警情转接到市长热线,由市长热线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
宁安市公安局建立警情反馈机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置完成后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情指中心,形成工作闭环。通过信息共享,各部门及时了解非警务警情动态,提前做好处置准备,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工作延误或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非警务警情的处置效率和协同联动能力。
“我们每日对接报警情进行筛选,对同一地址、同一报警人在一定时间内重复报警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深入了解重复报警的原因,形成分析报告。”宁安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叶光宇说道。
情指中心指派派出所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处理重复警情,要求及时关注矛盾纠纷化解后事态发展情况,适时开展宣传教育疏导工作,并根据情指中心提供的分析报告,制定个性化处置方案,妥善解决处理警情,切实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事后,由情指中心对接报警人进行回访,了解处置结果的满意度和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情指中心联合基层派出所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5起。
2025年初以来,宁安市110无效警情、非警务警情、重复警情数同比降低23.8%,接警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警力资源得到有效节约,警情处置更加高效、精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王安政 钟明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