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昭苏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五团河滩草场牧草丰茂。7月27日下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昭苏垦区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联合洪土沟边境派出所组建的“反诈小分队”,驾驶着警车穿梭在颠簸的牧道上,车斗里除了汉哈双语反诈宣传单,还整齐地摆放着镰刀、绳索——他们此番前来,既要帮助牧民抢收牧草,更要把防诈知识送到这片繁忙的草场上。
“大哥,这捆草我来扛!”刚到草场,民警江浩宇迅速抹了把额头滚落的汗珠,毫不犹豫地接过牧民哈力木拉提手中的草叉。正午时分正是牧草晾晒的最佳时段,眼下的打草季又恰逢牧区劳动力紧张,“反诈小分队”的到来,让这片忙碌的草场顿时有了别样的热闹。短短两个小时里,队员们齐心协力帮着装运了近150余捆牧草。哈力木拉提看着眼前这群干劲十足的民辅警,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感激地说:“警察同志,这么热的天,你们真是比自家娃娃还贴心!”
劳作的间隙,民辅警们将宣传单一一递到牧民手中,把这些纸张当作“教材”。民警祁晓明指着上面的内容,耐心地讲解道:“大叔您看,这是‘冒充畜牧站发补贴’的骗局,上周就有人差点上了这个当。”针对牧民常用手机银行转账、十分关注草场补贴政策的特点,队员们有针对性地重点剖析了“虚假补贴申领”“低价农机售卖”等6类高发骗局,还现场手把手地演示了如何快速拨打110以及查询陌生号码归属地的方法。
“以前总觉得骗子骗不到我们牧民,今天听你们一说,才知道他们的花招这么多。”牧民叶尔波力小心翼翼地把宣传单仔细折好,放进自己的钱包里,郑重地说,“你们说的‘安全账户都是陷阱’,我一定记牢了!”
此次宣传中,30余份双语宣传单成了牧民们争相获取的“宝贝”,10余次的互动咨询,也成功解开了牧民们心中不少关于防诈的困惑。
牧区群众居住分散、信息相对闭塞,传统的宣传方式效果有限。昭苏垦区公安局创新推出的“劳作+宣讲”模式,在帮牧民剪羊毛、转场、秋收等关键节点上门服务,无论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都会准时出现在牧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唠家常”般的亲切讲解,让防诈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塔斯肯·热依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