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广袤的草原上多了道特别的风景线——一队骑着骏马的身影翻过山梁、踏过草甸,马鞍上驮着的不是行囊,而是厚厚的法律手册。这是当地“马背宣传队”正深入牧区开展普法宣传,把法律知识送到农牧民“家门口”,让法治的阳光洒满草原的每个角落。
为了让普法真正走进牧民生活,宣传队的队员们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定制书单”,专挑牧民们放牧歇脚、聚集议事的时刻停下来。
他们与牧民团坐在草甸松林间,用牧区群众熟悉的方言,讲起身边的真实案例:隔壁毡房的阿爸去年草场边界起了纠纷,就是靠草原法分清了权责;前阵子有人误捕了保护动物,要是早懂野生动物保护法就不会犯迷糊了。通俗易懂的话语如春风化雨般让牧民们慢慢明白,法律不是遥不可及的条文,而是守护牛羊、草场和日子的“护身符”。听着听着,原本围坐的牧民们渐渐凑得更近,有人举手问起“要是遇上拖欠草款该咋维权”,有人打听“自家的马丢了能通过法律途径找回来吗”,宣讲队员们一一耐心解答,让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在草原上悄悄发芽。
这股普法的热情很快感染了更多人。车师马队合作社的车泉马队听说宣传队翻山越岭送法的故事,主动牵马加入。如今在景区里,游客们骑在马背上欣赏车师古道风光时,马队队员们会习惯性地笑着递上防范电信诈骗的小册子说:“您看这二维码,别随便扫,说不定就是骗子设的套”;遇到自驾来的游客,他们又变身为“安全宣传员”,指着路边的警示牌讲起道理:“戴头盔不是麻烦,是给安全加道锁”“酒后开车不光罚钱,还可能伤了自己和别人”。“文旅+法治”的普法宣传模式,也成了景区里一道既贴心又特别的“风景线”。
“马背宣传队”的脚步不止于宣讲。牧民恰也合买提家的羊群和邻居的牛群闹了矛盾,正红着脸争执时,队员们骑着马就到了。他们没急着评判对错,而是在毡房外先支起了小马扎,一边听双方诉说,一边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讲“相邻关系”的规定。“咱们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靠法律分清是非,不伤和气”,一番调解下来,两家握手言和,围观的邻里也跟着学了不少解决纠纷的法律招。原来,宣传队早把“调解工作室”搬到了马背上,哪里有矛盾就往哪里去,把普法融进你一言我一语的调解里,借助法律条文实地调解也让牧民们明白:遇到事不用吵,法律能给公道。
接下来,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的“马背宣传队”还会继续把马蹄印印在更多的草原上。他们要让牧区的毡房里飘出法治的声音,让景区的笑声里带着守法的自觉,让每个农牧民都能在家门口感受到法律的“温度”。这道流动的普法风景线,正一点点织密守护美好生活的“法网”,为和谐法治的草原添上最生动的底色。(任东升 马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