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25 14:36:49

“科技+”解锁“防溺水密钥” 2025暑期浙江建德“水卫士”实训营开营

字体:

7月25日,是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

当天9时30分,在浙江省建德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附近的梅城镇千年三江口,一堂融“实景警示、救援课堂、智能体验”于一体的青少年防溺水安全必修课创新开课——2025防溺水系列公益活动暨建德“水卫士”实训营开营。

30名小学生在专业解说员的引导下亲历救援实况,在生命教育微课堂解锁“黄金4分钟”救生密码,在数字空间中感受古城墙下的新科技防线,为平安快乐暑期增添生命守护新智慧。

WechatIMG21.jpg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公安厅新闻中心和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主办,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水上)治安分局和建德市公安局承办,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和建德市梅城镇人民政府协办,杭州市水上救生志愿者服务队、杭州联合银行、建设银行杭州秋涛支行、杭州盼打科技公司、浙江上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供公益支持。 

码头水域实景演练:从警示错误到领略专业力量

上午9时45分,建德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旁的C区水域码头成为震撼水上课堂。

“错误救援示范!”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水上)治安分局民警贺正林的话音刚落,模拟施救者因“手拉手”施救不当被拖入水中的场景,为学生们敲响救援警钟。

WechatIMG27.jpg

“用对工具才能自救救人!”紧随其后的是“一圈(救生圈)一杆(伸缩杆)一绳(救生绳)”标准岸上救援演示,正确操作流程被精准拆解。

当无人机低空悬停、精准抛投救生圈至“落水者”身旁时,科技赋能水上救援的惊艳场景赢得阵阵掌声。

真正将气氛推向高潮的是水上“硬核”救援法展示——O型快速救援法,它是运用离心力原理,通过舟艇快速旋转,将落水者营救上船的一种快速有效救援法。

只见,一名操作人员发现被救者落水后,驾驶舟艇向上游接近被救者,完成教科书般的O型急转,绕漂、停靠、捞救等动作行云流水;动力艇模拟倾覆瞬间,操作人员抱艇翻滚完成自救。整个施救过程仅用时10秒。

生命教育微课堂:解锁“黄金4分钟”救生密码

10时10分,水上派出所三楼多功能教室瞬间转化为生命教育微课堂。

民警贺正林结合近年溺水数据,讲解溺水危害、自救和互救技能,并揭示“无声、快速”的溺水真相:“30秒下沉,4分钟脑死亡”,随即拆解“水母漂”“仰面呼吸”等自救术。

WechatIMG38.jpg

“如果发现同伴落水怎么办?”互动环节引发抢答:“先呼救!找浮具!绝不下水!”

随后焦点切换到争分夺秒的急救战场。“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每1秒都关乎生死。”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以人体模型为教具,详尽分解心肺复苏每一步步骤——判断意识、检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WechatIMG40.jpg

互动环节,数名受邀学生登台,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实践按压操作,“手臂垂直!”“节奏快速有力!”学生们在一句句提醒声中,将急救知识由理论转化为切身感悟。

数字体验新探索:生态警务与科技魅力深融共生

10时35分,一场“智趣融合”的压轴之旅在水上派出所一楼上演。

A组学生走进声光电交织的沉浸式数字空间,在虚拟水流与逼真场景中“亲历”溺水危险瞬间,“安全无小事”安全警示直击心灵。

WechatIMG45.jpg

同步进行的B组生态警务展区之行,则让学生了解到建德公安如何借力“黑科技”打造生态警务,守护母亲河。此后,两组学生交换场地体验参观。

在3D打印体验区,学生们和媒体纷纷拍照留念,品尝由高科技设备现场“书写”的、印有活动Logo的巧克力和活动卡通IP鹭宝的糖画,新科技的味道与魅力瞬间化为舌尖的甜意,让防溺水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肩扛社会责任,永守平安初心。多年来,省公安厅新闻中心立足于“生命守护者”定位,联合各市公安局水警部门、省市救生协会等公益协作单位持续深耕暑期防溺水宣传,推动形成“人人懂避险、处处有联防、时时可响应”的平安生态,构建以“科技驱动、全域联动、靶向触动”为核心特色的立体宣防体系,实现防溺水从“被动警示”向“主动免疫”的质变升级。(郑莲花)

【责任编辑 -龚山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