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海事法院积极开展“零欠薪”专项行动,通过先行调解机制,成功化解涉薪资拖欠船员劳务合同系列纠纷,为7名船员追回欠薪及补偿金共计57万余元,依法保障了船员合法权益,兜牢民生底线。
三年多来,某船务公司始终以经营不善为由,拖欠支付符某、陈某等7名船员工资。2025年5月底,在得知船东准备售卖船舶后,船员们十分焦急地到海口海事法院咨询扣船事宜。为及时维护船员的合法权益,法院决定启动“快办”机制,开启“绿色通道”,当天即作出诉前保全裁定和扣船命令,将案涉船舶扣押在临高某港口。
在成功扣船的第二天,该船务公司主动联系海口海事法院,表示愿意与船员们进行协商,承办法官了解双方意愿后,随即开展调解工作。但调解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双方迟迟未能达成和解。6月底,7名船员在30天扣船期限即将届满之际,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海口海事法院正式立案受理,案件进入先行调解程序。
承办法官再次联系案件双方当事人,向该船务公司表明未签订劳动合同、恶意欠薪的严重后果,同时告知7名船员公司的经营困境,希望给予公司筹款时间。此外,承办法官还同步督促船务公司与案外人员加快船舶交易进度,保证船舶转让款优先支付船员工资。
在法院的持续努力下,7月4日,7名船员与某船务公司签订和解协议,并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至此,该船员劳务合同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为真正做到案结事了、精准服务航运经济高质量发展,承办法官带着撤诉裁定书到该船务公司开展案后走访工作,深入了解企业司法需求,现场回应涉海商事纠纷、船员权益保障等问题。
公司负责人表示:“案涉船舶交易已顺利完成,公司已积极清偿拖欠工资。法院的先行调解机制避免了诉讼对企业信用的影响,今后公司将规范用工管理及妥善处理薪资支付问题。”
据介绍,“先行调解+案后走访”的工作方式,既为当事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降低诉讼成本,又柔性化解了船企与船员的矛盾、加快企业恢复经营,充分展现了海口海事法院海事纠纷多元化解的创新实践。(张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