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阳光的照耀下,每一颗童心的成长都值得被温柔守护。7月,正值儿童暑假期间,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仙溪派出所创新推出2025 年“筑梦未来·护航成长”法治+非遗主题活动,为145余名仙溪镇、龙西乡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启蒙之旅。这场融合“法治浸润+警务实践+文化传承”的沉浸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种下法治信仰的种子,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着“阳光下的守护”的温暖力量。
法治浸润:让规则意识在体验中生根
活动以“警察抓捕”场景化体验拉开序幕,这一环节设置了安全检查、人员管理、事件询问等步骤,将执法现场转化为法治课堂。“首先要进行安全检查,目的是保证所有过程的安全……”孩子们围在民警四周,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这种沉浸式教育远比书本说教更具冲击力,让“遵纪守法”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法治实践,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人民警察是安全防线的坚定守护者。
警用装备展示区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防暴盾牌、试穿警用马甲、坐上警用装甲车,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神秘装备”,此刻成为感受法治温度的媒介。
“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公检法不会电话办案”……大厅一角传来阵阵诵读声,原来是孩子们正在进行法治大闯关。“远离圈套”环节,投中沙包便要大声诵读相关宣传标语,在趣味挑战中学习反诈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交通知识问答”“不能买小卖部”“不被骗报刊亭”等关卡潜移默化地将法治理念和保护知识传递给游戏中的孩子们。他们成功破解法治谜题时的雀跃欢呼,正是法治观念生根发芽的生动写照。
职业启蒙:让正义梦想在互动中绽放
“大家对比指纹,看看谁能最先找到目标!”讲授完指纹相关知识及提取技巧,民警便布置了模拟现场,让“小侦探”们进行指纹对比找出目标人物。“是小红!”时间刚过十五分钟,教室里便传来兴奋的叫声,“回答正确!”民警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更兴奋的欢呼。这种角色代入式体验,让警察职业从印象走进现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守护正义”的种子。
“110应该怎么打?”在模拟报警环节,民警通过情景演练,教会孩子们如何冷静描述警情。当“小接警员”一板一眼地追问“您现在的位置在哪里”时,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最生动的印证。民警详实的讲解引来阵阵惊呼,“好厉害啊,原来要这样做,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尽量描述现场情况。”一名坐在前排的小观众喃喃自语,像是在消化吸收刚刚收获的知识。活动后,许多孩子积极表示“我长大后也要当警察”的梦想,稚嫩的语言里满是对正义的向往。
文化传承:让法治精神与乡土情怀共融
传统技艺是滋养法治精神的沃土,而乡味美食则是凝聚文化认同的纽带。观看竹编制作时,孩子们静坐一旁,竹编非遗传承人的指尖翻飞间,法治的“经纬”悄然显现。“就像编织要遵循纹路,社会运行也要遵守法律规则。”民警的比喻让孩子们若有所思。
在石斛盆栽制作环节,孩子们捧起的不仅是一株植物,更是一份需要长期守护的责任。照料植物如同践行法治,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与细致入微的关怀。当石斛新芽破土而出时,孩子们也悄然种下了“对生命负责、对规则敬畏”的法治信念。
午餐时间,孩子们争相包裹着当地特色非遗美食“锡饼”,在烟火气中品味乡情与法治的交融。这堂“舌尖上的法治课”意在启示孩子们:守护家乡文化和遵守法律规范一样,需要每个人以敬畏之心传承精髓、以创新之志延续文脉。当孩子们咬下自己制作的锡饼时,法治精神与乡土认同已悄然融为一体。
活动结束时,小朋友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这不仅是法治课堂,更是一次心灵的滋养。”带队老师的评价道出了活动深意。一次意义非凡的警营体验,让童真与警徽相遇,法治的种子便在这片沃土中破土而生。
仙溪派出所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派出所深化未成年人保护的创新实践,未来将持续完善未成年人关爱模式,通过更多元的形式,让法治教育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的晴空。(周展 苏畅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