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桦南分局为总结“绿荫工程”阶段性开展情况,加快青年民警人才培育,7月23日,按照省局整体工作安排,组织召开“绿荫工程”推进会议,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于康健参加会议。
会上,再次传达厅林区公安局关于“绿荫工程”的有关要求及指示精神,并对活动开展以来的有关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讲评。
会议强调,一要强化思想自觉。充分认识“绿荫工程”不仅是培育青年民警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的关键举措,推动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二要压实主体责任。领导干部、导师团队要定期研究推进,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责任层层传递、落实到岗到人。三要提升落地见效。聚焦青年民警能力短板,优化培育方式,丰富活动载体,确保每一项培育措施都能落地见效。
会议要求,一要明确导师职责。政治导师要聚焦青年民警的思想动态,每月与徒弟开展1次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其政治觉悟、理想信念及职业规划,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确保青年民警在政治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业务导师需结合自身岗位经验,制定个性化业务培养方案,开展多样化教学,手把手传授专业技能,及时解答业务疑问,跟踪指导青年民警处理实际工作难题,切实提升其业务能力。二要细化教学内容。要根据青年民警的岗位特点和发展需求,区分案件侦破、应急处突、执法监督、队伍管理等八大类培训方向,精准设置教学课程。同时,要结合“绿荫工程”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明确每月、每季度的学习重点、训练项目及预期效果,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避免泛泛而学。三要制定考评体系。建立健全青年民警综合考评机制,组织开展季度评估和年度考核。季度评估重点考察青年民警阶段性学习成果、业务技能掌握情况及实际工作表现,由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共同评分,形成评估报告并及时反馈给民警本人。年度考核则综合季度评估结果、日常工作业绩、业务技能考试等多方面因素,全面衡量青年民警的成长进步,同时对考核不合格的民警,由导师制定针对性的补训计划,限期提升。
会后,分局班子成员、“绿荫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前往绿荫工程办公室,对场地及工作筹备情况进行现场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