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24 09:02:23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法院:理气和中解症结 情法结合化纠纷

字体: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民法院米坪法庭创新性地将当地中药材文化融入司法实践,打造了特色“山茱萸法庭”。该法庭以中医“理气和中”理念为指导,构建“抓前端、治未病”的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近日,该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私自出借车辆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深度融合。

2024年10月,小郭向朋友小林借用轿车后,未经小林许可将车辆转借给朋友小武,小武却因酒后驾驶该车导致车辆受损。于是,小林便向小郭、小武要求赔偿,三方因赔偿问题协商无果,小林遂将二人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陈钊在了解案情后,敏锐地发现该矛盾纠纷一方面是因为小林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几人对责任划分问题认识不一致,原被告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于是,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创新采用中医的“理气和中”理念分步化解矛盾。首先向原被告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出借人、转借人、实际使用人的责任边界,平息几人的责任分歧;其次在审查原告提交的证据时耐心向原告解释依法维权要依据证据、法律规定来确定合理损失,避免“漫天要价”,降低其过高的期望值。这一升一降之间,不仅缓和了几人的情绪,更帮助各方厘清了责任,明确了诉求。

随后,法官结合各方责任、家庭情况等信息,帮助原被告拟定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这种既讲法理又通人情的调解方式,促使双方的意见差距不断缩小。最终达成了小武支付2万元并当庭履行,小郭支付7000元的调解意见,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该案的成功调解,既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又促进了社会和谐,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西峡法院创新将“升清降浊”的中医思维转化为“疏堵结合”的调解策略,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传统文化智慧。(吕纪春 王冬)

【责任编辑 -胡东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