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23 15:35:57

海南乐东法院先行调解助力建材企业追回百万欠款

字体:

近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黄流法庭法官陈求嗣充分发挥调解优势,妥善化解了两家企业之间的矛盾,助力追回160余万元欠款,为涉案企业纾困解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640.jpg

原告江门某管桩公司与被告某建设工程(海南)有限公司签订管桩采购合同,由原告负责供货,被告需在供货结束后30日内付清全部货款。2024年8月,原告江门某管桩公司完成供货任务,而被告某建设工程(海南)有限公司未按约支付货款。原告多次通过电话、函件等方式催讨未果。货款的长期拖欠,致使原告资金链紧张,无奈之下,原告向乐东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黄流法庭高度重视,迅速将其交由经验丰富的法官陈求嗣办理。陈求嗣在接到案件后,仔细核对采购合同、送货单、往来函件等关键证据材料,深入梳理案件事实脉络。在与双方当事人的初步沟通中,陈求嗣洞察到该案件背后复杂的现实困境:被告方面,项目整体结算工作滞后,资金拨付流程迟缓,导致其在支付货款上确实存在客观困难;而原告则因垫资供货,资金压力巨大,企业运营举步维艰。面对这一僵局,陈求嗣深知,简单的判决虽能在短期内给出法律结论,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双方的实际问题,甚至可能加剧矛盾冲突,影响企业后续发展。于是,陈求嗣另辟蹊径,以调解作为突破口,寻求案件的最优解。

在调解过程中,陈求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中立、公正的态度,向双方当事人深入分析案件难点。一方面,对被告强调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责任,详细解释不按时支付货款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督促其重视原告权益,积极履行付款义务;另一方面,也向原告说明被告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引导其换位思考,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前提下,给予被告一定的缓冲时间。在陈求嗣耐心指导下,双方多轮艰难协商,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被告承诺在45天内结清货款160余万元,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这一调解结果,既保障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缓解了其资金压力,又给予被告合理的履行期限,为其解决资金问题留出了空间,实现了双方利益的平衡。(王业广 刘涵婧)

【责任编辑 -刘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