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火车西站街道的四楼会议室气氛热烈,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张丽华正在为街道四十余名人民调解员带来了一场解渴、管用的专业培训。此次培训不仅是头屯河区人民法院与火车西站街道、司法所共同探索“党建共建”、以“红色引擎”驱动基层善治工作模式的生动实践,更是通过“红色联动”与“党员调解先锋岗”的带教培训,深入挖掘“无讼社区”背后蕴含的调解智慧。
本次培训的核心,在于以“红色动能”系统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素养。张丽华法官深入阐释了法院与街道、司法所、社区党组织如何紧密携手,构建“红色联动”机制,使司法力量精准下沉。同时,“党员调解先锋岗”的设立与带教培训模式,让调解先锋们不仅成为化解矛盾的骨干力量,更成为传递经验、带动队伍的“红色酵母”。党员先锋以“传帮带”的形式分享一线调解经验,剖析真实案例中的情理法交融之道,为参训调解员提供了看得见、学得会的行动样板。
在培训中,法官聚焦调解实践中的“硬骨头”,围绕邻里摩擦、家事纷争、物业矛盾、劳务纠纷四类基层高发案件,精心提炼出“调解实战宝典”。培训内容直击痛点,不仅传授了如何快速抓住矛盾核心、如何在僵局中寻找突破口等关键技巧,更着重强调了调解过程中的风险意识、程序规范和底线思维。这些源于实践、指导实战的“干货”,为调解员们武装了更锋利的“矛”和更坚固的“盾”。
“法官讲的‘共情引导法’和‘利益平衡术’,一下子点醒了我处理那些难缠家事纠纷的思路!”一位资深调解员王老师课后感慨道。参训调解员们普遍表示,此次培训内容解渴管用,尤其是“实战宝典”中针对具体纠纷类型的应对策略和禁忌提醒,令其处理复杂局面时思路更清晰、方法更有效、底气更充足。散场后,仍有多位调解员围着法官追问细节,热情久久不散。
基层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与高效化,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的根基所在。此次乌鲁木齐市头屯河人民法院送教上门,以“红色引擎”驱动专业赋能,正是对“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这一枫桥精髓的深刻践行。下一步,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入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基层土壤里绽放善治之花。(司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