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点噪声伤了和气多不值当……”7月1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三一团司法所开放日现场,几名小学生分别化身“小当事人”和“小调解员”,围着调解桌模拟邻里噪声纠纷调解。
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认真,时而倾听“当事人”诉求,时而引用刚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耐心劝说。一番“调解”后,模拟的“矛盾双方”握手言和,引得围观的家长和代表们频频点头。这场由孩子们主导的模拟调解,为此次开放日活动拉开了生动序幕。
模拟调解刚结束,“社区矫正宣告室”内气氛陡然严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现对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李亮进行宣告……”“小司法干警”手持文书,字正腔圆地宣读矫正纪律。宣告席上,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端坐肃立;“矫正对象”则神情郑重,认罪服法后签下承诺书。孩子们的演绎虽带着童真,却让在场的学生家长、职工群众代表深刻感受到法律既有刚性约束,亦有人文温度。
移步团机关法治文化区,法治凉亭格外醒目。凉亭内设有“群众说事点”,成为职工群众茶余饭后休闲议事、倾诉心声的好去处。“我们在团机关打造了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法治凉亭,在屯富园社区建了德治广场,在丰登园社区设了民法典广场。就是想让‘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增强法治宣传的渗透力。晚上,机关文化广场常有法治节目演出,职工群众在娱乐中就能让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入脑入心。”一三一团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道。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里,互动答题屏前孩子们争相抢答,法治漫画书籍被翻得卷了角,法治小游戏区更是笑声不断。家长们看着专注的孩子,欣慰地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
“这里是咱们团场的‘矛盾终点站’。”一楼的多元化解矛盾中心内,工作人员指着一字排开的综治、司法、公安、平安法治办等部门服务窗口介绍。墙上的“矛盾纠纷化解流程图”,清晰标注着从受理到办结的每一个环节。“以前总觉得‘打官司’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今天才知道,很多矛盾在这里通过调解就能化解在萌芽状态。”一位职工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
活动尾声的“开门纳谏”环节,将开放日的互动性与实效性推向高潮。司法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广开言路,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质效等话题,收集到的意见既聚焦作风建设,又着眼服务优化,透着“精准化、接地气”的鲜明特点。这不仅是对群众诉求的积极回应,更是司法所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一三一司法所所长谭博丰表示,今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三一团司法所将持续搭建这样的互动平台,让更多的群众走进司法所、了解司法所,共同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为团场平安法治建设凝聚更多力量。(郭红霞 谭博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