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21 11:37: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阳光破壁”直击野保犯罪暗网

字体:

日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以“阳光下的守护”为指引,举办第二十期“冰城公安大讲堂”暨环食药业务野生动物保护防范打击策略专题讲座。此次培训既是公安队伍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能力的务实举措,更是“阳光下的守护”行动在生态安全领域的深化延伸,通过凝聚专业力量、整合执法资源、动员社会参与,为冰城野生动物撑起一片“阳光保护伞”。

1753068762516.png

聚焦新挑战 解析犯罪新态势

讲座中,绥化学院管绍贤教授结合数十年实践研究经验,深入剖析了当前野生动物非法犯罪的“暗面”新特征——这些试图躲进“阴影”的违法活动,正成为“阳光下的守护”必须穿透的壁垒。

管教授指出,当前非法捕猎、交易野生动物及制品的犯罪行为呈现出三大隐蔽性趋势:一是利用网络平台匿名交易、依托物流渠道伪装运输,将“线下暗箱操作”转为“线上隐蔽流通”,试图规避执法的监督;二是犯罪组织呈现职业化、团伙化特征,形成“猎捕—运输—销售”全链条闭环,狡兔三窟制造查处障碍;三是部分犯罪者利用生态保护盲区实施行为,妄图在监管缝隙中寻找“灰色空间”。这些新态势,对公安队伍精准识别、高效打击提出了更高要求。

构建“阳光防线”多维织密保护网络

针对犯罪新挑战,管绍贤教授围绕“阳光下的守护”核心,提出了一套公开透明、协同高效的防范打击体系,让每一项执法行动都置于制度规范与社会监督之下。

在协同机制层面,强调构建“公安+林业+市场监管”多部门联动的“阳光协作网”。通过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线索共享、联合执法常态化,让跨部门协作从“幕后协调”走向“台前联动”,确保每一个执法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杜绝执法“暗箱操作”。

在科技赋能层面,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执法实践,打造“阳光智慧防线”。通过对网络交易数据、物流信息、重点区域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让隐蔽的犯罪线索在数据阳光下无所遁形,实现从“被动查处”到“主动预警”的转变,提升打击精准度与透明度。

在社会共治层面,倡导“阳光动员”理念,通过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与案例,让公众成为“阳光下的守护者”。鼓励群众通过公开举报渠道提供线索,形成“执法部门主导、全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让非法行为无处藏身于“阳光”之外。

凝聚守护力量 共筑“阳光执法”基石

此次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会场设在市局会议室,相关警种战线及派出所民警辅警同步参与。这不仅是一次业务能力的集中“充电”,更是“阳光下的守护”行动在公安队伍中的深度扎根——通过全员系统学习,让每一名执法者都成为规范执法、透明执法的践行者,确保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培训结束后,参训民警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阳光下的守护”具体行动,以更规范的执法、更协同的联动、更开放的姿态,持续加大对野生动物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下一步,哈尔滨市公安局将不断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让每一次打击都精准有力,每一份守护都公开透明,为建设美丽哈尔滨、守护冰城生态安全注入持久的公安力量。

【责任编辑 -关俊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