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聚焦审判执行核心需求,以“主动向前一步”的责任担当,将警务保障工作嵌入办案全流程。无论是偏远山区的案件调查,还是田间地头的文书送达,司法警察们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的深度,以行动诠释 “服务审判、保障民生”的初心,为提升审判质效、守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筑起坚实的警务屏障。
上山问案破梗阻:筑牢人身安全防护
在一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中,申请人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向法院递交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然而,被申请人居住在偏远山村,通往村里的山路蜿蜒陡峭,部分路段仅容单人通行,遇阴雨天气更是泥泞湿滑,车辆难以抵达。更棘手的是,被申请人对法院调查存在强烈抵触情绪,多次以 “山里信号差”“没时间”为由拒绝沟通,案件调查取证一度陷入停滞。
乐东法院司法警察大队迅速与办案法官会商,制定专项警务方案。执行当日,司法警察携带必要警戒装备,与法官一同徒步前往被申请人住处。抵达后,司法警察首先对现场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在房屋周边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干扰或发生突发冲突。面对情绪激动的被申请人,司法警察配合法官耐心释法说理,阐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意义,告知其拒不配合调查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同时以“拉家常”的方式缓解其抵触情绪。最终,被申请人逐渐放下戒备,配合完成了讯问笔录制作,法官通过现场调查固定了家庭暴力的关键证据,为后续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地送达解僵局:畅通司法程序快车
在另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中,被告为逃避诉讼,连续三次以“农忙抢收”“外出务工”为由躲避送达人员,导致起诉状副本、开庭传票等诉讼材料迟迟无法送达,案件审理进度严重滞后。
“送达不是简单的‘递材料’,而是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第一棒’,必须打通这个堵点。” 乐东法院司法警察大队迅速调整策略,将被动等待转为主动寻访。
司法警察首先前往被告所在村委会,与村支书、网格员深入沟通,详细了解被告家庭情况、农忙规律及日常活动轨迹。得知被告父母近期正忙着拔花生,司法警察当即决定 “追着农时找线索”。次日上午10 点,在村委会干部的指引下,司法警察赶到田间地头,只见被告父母正弯腰拔花生。
面对起初略显抵触的两位老人,司法警察没有急于递材料,而是先上前唠家常。“大爷大妈,天这么热,歇会儿再干吧。我们是法院的,来跟您说说孩子的案子。” 一句暖心的问候拉近了距离,司法警察随后通俗解释:“应诉不是‘吃官司’,是让他有机会把想法说清楚,要是一直躲着,反而可能错过维护自己权利的机会。”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释法,老人终于理解了诉讼程序的意义,接过诉讼材料并承诺当晚就转告儿子。此次送达不仅避免了公告送达导致的3个月审理延时,更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程序的温度。
从“上山问案”时踏过的泥泞山路,到“下地送达”时踩过的田埂泥土,乐东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用务实行动将警务保障的触角延伸至最需要的地方。下一步,乐东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将持续强化责任担当,以“服务审判、保障民生”为导向,不断提升警务保障能力,让公平正义更快抵达每一位当事人身边。(吴秀丽 黄云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