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威今年58岁,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公安局诚信派出所的教导员,干了大半辈子的警察了,如今心里头最惦记的,除了这片熟悉的街巷,就是所里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2024年,所里来了名新警,叫梁晗君,小伙子长得高高大大,眼神里透着股机灵劲儿和初生牛犊的闯劲儿。
初来乍到 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
小梁来报到那天,敲门进来,身板挺得笔直、敬礼有力,声音洪亮地喊了声:“陈教好!”小伙子精气神十足,一看就是棵好苗子。陈威带他熟悉所里的环境,他听得极其专注,手里的小本子记得密密麻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刻提问,那股子求知欲,让陈威打从心眼儿里喜欢。不过,到底是刚走出校门,在处理第一份基础文书时,也能看出他有点毛躁,格式细节抠得不够细。陈威心里有数了:是块好料子,但需好好打磨,得帮他把书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
新老碰撞 当“新锐”遇上“传统”
陈威这代人是靠“铁脚板”和“磨嘴皮”积累的经验,小梁他们不一样,是伴着电脑、网络长大的。这小子对警务平台、各种系统、APP,上手那叫一个快。但老经验的价值,一点没打折。陈威有次带他调解一起邻里纠纷,双方火气都挺大。小梁一开始试图用刚学的法律条文直接“压”下去,效果不理想,反而让气氛更僵。事后,陈威把他叫到一边:“小梁啊,法理是根绳,绷得太紧容易断。有时候拍拍肩膀、拉近距离,比背法条管用。”陈威把几十年摸爬滚打总结出的“倾听、降温、找症结、给台阶”的“土方子”教给了他。小梁这孩子聪明、一点就透。随后,他们俩运用“土方子”分别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很快就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
寄语未来 薪火相传重任在肩
陈威作为师傅,总忍不住要唠叨几句:科技是翅膀,但群众的土壤才是根基。永远别忘了用脚步去丈量社区,用真心去倾听民意,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工作的根基就有多牢。警服在身,责任重于山。执法要像钢一样硬,讲原则、守底线;服务要像水一样柔,有温度、解民忧。关键时刻,要能顶得住、豁得出!从警路上,诱惑多、挑战多。要时刻严守入警时的那颗初心,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