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7/19 00:14:31

内蒙古乌海交警创新打造“智慧宣教舱”

字体: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集交通违法治理、宣传教育、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宣教舱”在乌海市启用,标志着内蒙古乌海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迈入智能化、人性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城市交通流量日益增长,交通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交通违法治理模式逐渐显露出局限性。为积极回应新形势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新要求,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海勃湾大队主动作为,深入调研辖区道路交通管理难点与群众需求,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依托现有警务工作站资源,历经数月精心筹备、反复调试,创新打造乌海交警“智慧宣教舱”,有效提升辖区交通秩序精细化管理水平。

交警在“智慧宣教仓”向交通违法行为人讲解如何在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学习.jpg

走进“智慧宣教舱”,“可读、可看、可查”的沉浸式学习空间让交通安全知识触手可及——整齐摆放的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册以案例图解、互动问答等形式解读法律条文;墙面上“一盔一带”“拒绝酒驾”等主题海报,用醒目的视觉设计传递安全出行理念;自助学习电脑搭配舒适座椅,搭建起互动式学习空间,群众可随时查询交通法规、观看警示案例。

“我们在设计‘智慧宣教舱’时注重群众学习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希望每名进入这里学习的群众都能静下心来,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舱内还配备空调、饮水机、医药箱等便民设施,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避暑休息、应急救助等服务,让这里不仅成为交通安全宣教阵地,也成为服务群众的温馨驿站。”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海勃湾大队副大队长郝帅说。

交警在“智慧宣教仓”指导交通违法行为人学习交通安全知识.JPG

近日,外卖骑手张某为了能多送几单,边打电话边骑车,全然不顾身旁潜在的危险,险些引发交通事故,执勤民警发现后立即将其拦下,依法开具处罚决定书。民警先让张某送完已接的订单,后让他到“智慧宣教舱”学习。

在舱内,张某登录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交通安全宣教学习系统,观看“分心驾驶导致交通事故”专题视频。视频中,一名骑手在骑行时低头看手机,未注意前方路况,与突然出现的车辆相撞,造成重伤。观看视频后,张旭认真完成了在线答题测验并获得满分,他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赶时间送单重要,现在才明白一个小小的分心就可能让自己和他人陷入无法挽回的危险。以后我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骑行。”

“以往的处罚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当事人的交通行为,但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当事人的出行习惯和安全意识。‘智慧宣教舱’启用后,我们将教育环节前置,让当事人更直观地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杜绝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郝帅说。

回访数据显示,90%以上的交通违法当事人通过“智慧宣教舱”学习后,深刻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并表示今后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许多市民反映,这种“寓教于罚”的创新模式既维护了执法权威,又充满人文关怀。这种交通管理模式不仅增强了乌海市交通管理效能,也为其他地区交通执法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交通违法行为人在“智慧宣教仓”观看非机动车驾驶人不戴头盔交通事故案例.JPG

为提高交通安全宣教实效,乌海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针对不同交通违法群体分类制作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视频。这些视频中的案例均来自乌海市真实发生过的交通事故,涵盖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机动车驾驶人等交通违法案例,真实还原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对于交通违法行为人,民警在依法劝导纠正、作出处罚的同时,积极引导其通过“观看专题视频+在线答题测验”的方式完成学习,确保学习效果。

据介绍,在线答题测验系统设置了严格的答题规则,若未能达到满分,当事人需要重新观看视频并答题,直至通过为止。这种精准化、个性化的宣教方式,真正实现了宣教受众、内容、效果“三到位”,大幅提升了乌海市交通安全宣教的精准性、有效性与覆盖面。

乌海交警“智慧宣教仓”.JPG

自乌海交警“智慧宣教舱”投用以来,已累计对1000余名交通违法当事人开展宣教,辖区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横穿马路、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显著减少。(齐越)

【责任编辑 -刘宏】
返回顶部